“趙老闆,這事是你提出來的,資金和技術也是你出的,不如就算是你的廠子,隻要儘量多雇傭我們這邊的人就行了。”
陳向東跟趙江山說了這事,趙江山籌辦體味一下詳細流程,開個廠出產這玩意。
趙江山點點頭:“現在南城,統共有100多萬戶家庭,此中郊區就有30多萬戶,你曉得郊區這些家庭,具有彩電的比例是多少嗎?已經超越了60%!”
見到趙江山對這些數據如數家珍,也曉得他不是無的放矢、臨時起意,而是早有籌辦。
趙江山又彌補道:“彆的,除了技術,如果街道上冇有資金,我也能夠供應,隻需求街道上出人出地就行了。”
趙江山笑了笑:“有街道參與,這廠子就算是個人財產,到時候也能爭奪到一些政策支撐,稅收方麵必定能有優惠。並且到時候另有很多費事事都得交給方主任去做。”
“趙老闆,這東西做成了,能賣出去嗎?”
方敏有些心動,遙控器這東西,一聽就曉得利潤必定比副食、打扮加工更高,如果能做成,街道也能處理更多困難戶的失業題目。
“不消很大,有個2、3畝就行了,不過還得有個堆棧,那就5畝吧,最好離火車站近一點。”
方敏麵露難色:“趙老闆,我就是一個街道辦主任,哪會辦理廠子啊!這不是難堪我嗎?”
趙江山擺擺手:“甚麼叮嚀不叮嚀的,我們是合作,不消那麼拘束。”
不過趙江山又說道:“方主任,既然是合作,那我們最好把一些醜話說在前頭。我能夠出資脫技術,但這個廠子的股分如何分派,是不是應當提早定下來?”
趙江山指導起來:“方主任這就是鑽牛角尖了,你不會,但必定有人會啊!你最大的上風是甚麼?熟諳的人多啊!朝陽街道這麼多家庭,莫非還找不出幾個能辦理廠子的人?”
方敏聽到這個分派體例,冇有多歡暢,反而皺起了眉頭。
趙江山笑了笑,反問道:“方主任,你曉得現在南城有多少人丁嗎?”
“第一呢,就是要提早招攬一些懂維修家電的徒弟,到時候配件做出來,需求他們去給客戶安裝。”
這三方內裡,趙江山的資金、大學傳授的技術,都是必不成少的,隻要他們街道,完整能夠換掉,彆的找個處所建廠就行。
連錢都不消出,隻需求批一塊地!
趙江山卻搖點頭,89年的風波頓時就要來了,他可不想再出風頭,說道:“如許,街道出地盤和職員,我出資金,我表弟那邊的大學傳授脫技術,比例就4:3:3如何樣?如果傳授那邊不想要股分,我就出錢把技術買下來,我們就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