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在都城是有百年汗青的,都城也恰是我國郵票的發源地。從光緒四年(1878年)海關試辦郵政發行了第一套“大龍郵票”開端,直至本日,都城實在一向都是我國郵票買賣的支流市場。

本年年初的時候更是昏了頭,差點花一百七十五塊買了一張票麵隻值三塊錢的“梅甚麼芳”。幸虧人家最後懺悔了,纔沒吃這個虧。

當然,重張後,這裡隻對本國人停業,其停業範圍僅以辦理郵票批收回口為主。當時可供出售的郵票,也隻要“紅黨建立50 週年記念”、“榜樣戲”和“活動”前發行的21套和63 套郵票。

以是說洪衍武頂多也就混了個麵兒熟,弄不好還挺招人家煩的。

冇多久,就看到了幾張品相不錯的“大龍票”,接著又發明瞭一件“紅印花”四方連,他天然不會放過,談妥代價十足都買了下來。

公然,他很快就發明瞭一個特性。老頭兒的郵冊裡既冇有甚麼建國前的“老票”,也冇有甚麼“活動”票,幾近滿是清一色“老紀特”的郵票,並且“硬貨”很多。

他堅信,如果能搞到這張讓何介夫朝思暮想的《貴妃醉酒》,何介夫必然冇法再回絕他的“美意”。

照她看,這清楚就是敗家嘛。她實在瞭解不了,如何老伴兒會這麼傻,明顯曉得是隻值三塊的東西,卻非花這麼高的代價去買……

毫無疑問,1978年一樣是保藏熱的肇端之年。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