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就全數買下來,那些辦理層,也臨時隻能享有一些分紅權,看他們表示,才氣決定是否嘉獎股票。”
“馮,他們要的太高了,這的確就是搶錢一樣,我們換一家吧,高盛如何樣,他們在歐洲這邊也有不低的影響力,或者花旗、彙豐甚麼的也行。”
固然說傳聞馮宇在米國股市那邊攪風攪雨,冇少集結資金,但是他們也不是冇跟馮宇打仗過,曉得馮宇纔是決定他們這些資金投資走向的人,那馮宇賺的必定要比基裡連科多多了。
成交額就算是一千五百億美圓,那麼百分之一,就是……十五億美圓!
基裡連科感覺羅斯柴爾德家屬有些獅子大開口了,清楚就是曉得他們倆在此次原油期貨買賣中賺了很多錢,然後想扒一層皮。
如果北極熊礦業個人此次一樣冇籌算募股的話,那麼就表示馮宇和基裡連科能夠拿得出起碼八百億美圓的現金,這太可駭了!
比如你有一家代價三百萬的飯店,一年純利潤在三十萬擺佈,那麼對方想買,起碼要三百五十萬才行,乃至是四百萬,三百萬除非是急用錢,不然誰都不會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