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凡也不謙讓,拿過話筒,把耳機往脖子上一掛。
“哈哈!”
“爸爸,你返來了?”
“是嗎?”
宋鬆直接拉開椅子坐下,對著這些設備研討起來。
莉莉絲嘟著嘴,抱著劉元的胳膊,說話口氣竟然有些撒嬌。
宋鬆固然不會唱歌,但是在音樂製作上是全能,從80年代末的華語風行音樂,到現在美國的風行音樂,他在海內文娛圈辦事了六代歌手,外洋也是常常跟各種範例的音樂人合作。
宋鬆說,“小李啊,你是咱華語音樂圈裡為數未幾,具有超高水準和音樂素養的年青音樂人,將來甚麼樣,全都希冀你呢。”
啥設備啊?
劉元笑說,“到了我這個層次,隨隨便便出一首歌必定輕易,但是要有質量,還要能引領期間,這是我們做音樂的任務,目前統統都還冇有達到我抱負中的阿誰狀況,或許明天就能衝破,或許得要好久。”
但是如果這也的話,伴奏音樂上的和聲也得竄改。
宋鬆迷惑的看向李誌凡,俄然雙眼燃起但願,“啊!你是說……有處所和聲不調和?”
俄然,劉元的目光瞟著李誌凡,說道:“對了,你能夠啊?你是年青人,之前聽你的作品,很多都是引領潮流之作,說不定你倆碰撞,能夠產生一些火花呢!”
李誌凡現在還是個初學者,但是也有一份心,切磋和最求音樂的更高範疇,畢竟他帶給世人的作品不是本身的,以是不想甚麼都是假的,技術上總得有些服從吧!
明天的灌音事情主如果宋鬆,劉元隻賣力一些人聲措置上的題目。
李誌凡連連擺手,“不要遲誤人家灌音,我中間學習學習就好。”
歌曲之以是好聽,就在一個“和”字,調和的音樂才氣好聽,不調和就是噪音,錄製中呈現不調和的音程,就會產生分離感。
前期的伴奏音樂製作,也是宋鬆和劉元一起做的,至於在哪兒不曉得,但到現在隻剩下人聲錄製和前期措置的事情需求完成。
劉元把話題轉向李誌凡,“明天小李過來,我恰好給你倆安排一次合作,他的唱工、樂感、音樂素養都是非常高的,他寫的那些歌不曉得你聽過冇有,幾近每一都城是質量上乘的佳作。”
玩了一上午新設備,午餐就在劉元家吃的,用飯的檔口,劉元隨口提及一件事兒:“下午莉莉絲要過來灌音,誌凡你也就彆焦急回了,我先容你倆熟諳。”
“斯特恩那邊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