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林越溪想到不到的是,忽必烈伸手在案上一拍,道:“這話說得好,大師敬郭叔父一碗。”說著舉起碗來,將馬乳酒一飲而儘。
郭靖說道:“我南朝地廣人多,崇尚時令。俊彥之士,地點多有,自古以來,從不平膝外族。蒙古即使一時疆界逞快,今後定被逐回漠北,當時元氣大傷,悔之無及,願王爺三思。”
很明顯郭靖不是凡人,隻見他大袖一揮,勁風疇昔,嗆啷啷一陣響處,世人的酒碗儘數摔在地下,跌得粉碎。郭靖站起來大聲怒道:“開口!你蒙古兵侵宋以來,殘民之逞,白骨為墟,血流成河。我大宋百姓家破人亡,不知有多少性命送在你蒙古兵刀箭之下,說甚麼弔民討伐,解民倒懸?”
世人又都一怔,萬料不到他竟會直言批評宋朝君臣。林越溪也非常驚奇,這郭靖還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普通來講在這類交際場合,縱使自家君主有多麼的昏庸無能,也要打腫臉充瘦子纔對,但是郭靖倒是直斥宋君昏庸無道。
忽必烈道:“想我與郭叔父訂交三世,郭叔父念及故交之情,必定不會行此低劣之事。”
而金輪法王等見他孤身一人,赤手空拳而在蒙古千軍萬馬當中,竟然毫無懼色,這股氣勢便非己所能及,無不欽服。
郭靖站起家來,朗聲道:“郭某即使不肖,豈能為昏君奸臣所用?隻是心憤蒙古殘暴,侵我國土,殺我同胞,郭某滿腔熱血,是為我神州千萬老百姓而灑。”
郭靖聽他這四字說得不由哀,說道:“就此彆過,後會有期。”
忽必烈哈哈大笑,心想:“久聞郭靖忠誠樸素,口齒癡鈍,那知他辭鋒竟是極其鋒利。”實在郭靖隻是心中想到甚麼口中便說甚麼,隻因心中想得通達,言辭便顯淩厲。
林越溪心中暗想:這忽必烈恐怕不會這麼簡樸。望向郭靖,後者也望過來,兩人相視,均明白對方意義,都暗自防備。
忽必烈卻全無慍色,含笑道:“既然如此,郭叔父何故又說兩位賢徒混鬨?”
忽必烈這麼一手,不但林越溪和郭靖有些蒙圈,金輪法王也都是大急,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縱虎歸山放龍入海,好不輕易逮到郭靖落單的機遇,不把他擒住,今後那裡還會有如許的機遇。
在武氏兄弟拜彆以後,忽必烈笑道:“兩位賢徒前來行刺小侄,郭叔父諒必不知。”
忽必烈見郭靖氣度軒昂,不自禁的愛好,心想若能將此人汲取麾下,勝於得了十座襄陽城,因而說道:“郭叔父,趙宋無道,君昏民困,奸佞當朝,忠良抱屈,我這話可不錯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