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停止了很多闡發,可卻毫無眉目。”

這是最後的一篇日子,記錄的筆墨有些斷斷續續的,有很多單詞寫得很亂。可見這個叫瑪莎的人,她的內心的混亂,另有饑餓折磨下的有力感。

日記剛開端的時候,是每天一篇,從寫表情衝動,到一些科研的停止。

“2007年11月6號,又到了和家人通訊的時候,很衝動。”

因而,絕望再一次呈現。

陸川漸漸翻著,很快便找到了有關於季世記錄的日記。

“2012年5月11號,我曉得,必須有所行動,不然我和戴安娜是最早被殺死的,因為我們是女人,是弱勢的群體。中原有易子而食的故事,我卻曉得,如果不做出竄改,我和戴安娜有能夠會是他們的食品。”

日記到了這裡,幾近每天都有記錄,全都是科研基地七人焦炙的內心寫照。

雖說這裡有七小我,但從這日記中,卻能夠當作是此中一個女性的表情日記一樣,全都是記敘著她孤傲的內心。

季世到臨,地球已經不成能再給他們運送補給。

陸川隻是看了這裡的幾篇,少數是記錄著科研服從的,更多的是一種報告。

不管他們如何想體例,也不成能在冇有吃的環境下,扛上幾年等候陸川的到來。

但當時候過了幾年後,他們再一次墮入到了絕望當中。

時候,不竭向前走。

藥物還是其次,食品和水纔是他們必須品。

這一本條記本,記錄著的,便是他們從進入到科研基地開端每一天的日記。

試想一下,如果她冇能壓服這裡的人,她們兩個女人天然會最早被吃掉。然後是一個個男人間的決鬥,死的一方會成為食品。

“2012年5月13號,我已經餓了三天了,食品天然不會輪到我和戴安娜。饑餓交集高低,讓人渾身有力。我隻能咬牙對峙著,並且還要保持著復甦。我曉得,必須和他們談談了。”

有著宇航服,看似是粗笨,但在陸川的力量下,卻還是行動自如。

果然,日記到了這裡,隻剩下幾篇了。

科研基地當中籌辦的,是七人五年的儲備量。他們平時也是省著用,但再如何省,儲備量擺在這裡,隻會耗損,不會增加。

日記到這裡,冇有再記錄著甚麼,陸川猜想,應當是她已經和這一些人談談了。

日記的最後,留下了一個名字:瑪莎。

“2012年5月3號,我們再如何省,也冇法逃脫得了食品見底的窘境。這一個過程中,我們一樣冇有聯絡上地球,地球也冇有派出職員過來救濟我們。我們收回去的求援信號,和之前無數的日夜一樣,冇有人迴應我們,彷彿我們已經被完整忘記記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