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弦自娶謝氏,便一向隻要傅明華一個嫡出長女,現在好不輕易再得子嗣,傅明華聽了這話,臉上也是暴露笑容來。
“三太太何不再在洛陽多住一些光陰?”碧雲奉上了茶,傅明華卻並冇有喝,反倒笑意吟吟的勸著陰氏:“現在朝廷正值用人之際,三老爺滿腹才學,何不報效朝廷?”如果之前,謝利貞成心入仕,陰氏聽了這些話天然是受用的。
“三郎如何曉得是女兒?”傅明華忍不住發笑:“萬一是兒子呢?”他盼著有個女兒,經常伸手捂了她肚子唸叨。
遷徙百姓達到萬戶之多,為安撫百姓背井離鄉之苦,新遷往劍南道的江洲人中,入了戶籍以後,免五年稅賦、徭役。
“不必了。”陰氏強忍了肝火,勉強扯了扯嘴角:“現在謝家的環境,您也曉得,家屬有難,老爺正該歸去,同心合力,一家人風雨同舟。”說完這話,陰氏想起府中謝利貞得知江洲景象時的難受,再想到謝家現在的景象,忍了又忍,終究還是冇有忍住:“前些日子,我倒是收到了江洲一封家書,是家裡二姐寄來的,信裡提到了娘娘。”她說到此處,將話一頓,傅明華卻並冇有如她所願般問下去,反倒握了杯子,像是冇有聽到陰氏的話般。
且此舉處理了劍南道興元府百姓過少的憂濾,算是一舉兩得。江洲水患,燕追命令開倉放糧。
郭翰收了旨意便吃緊分開江南。河南府外,郭翰正與劉昌本告彆:“此次事成,全有仗先生之助,才得以功成。先生有大才,現在皇上求才若渴,數次三番叮嚀我要留先生下來。”劉昌本穿戴一身通陋儒衫,聽了這話便笑了起來:“當日勞郭大將軍救我活命,現在才氣苟延殘喘。不瞞大將軍,前半生我受淩家差遣,不得自在,後半生撿回一條性命,若仍受差遣,不是可惜了這向閻王討來的日子嗎?”郭翰勸了他兩句,他卻果斷拒而不受,郭翰終究也隻能作罷。
“說得好。”燕追手裡拿了一卷書冊,大步出去,止住了傅明華想要起家的行動。
蘇氏返來時生下了衛國公府嫡子,傅明華還犒賞了物件。他這看誰不紮眼,與誰有仇,便要生個女兒去禍害彆人家的說法讓傅明華哭笑不得,她嬌嗔聲裡,燕追放聲大笑。
祝、崔二氏明裡暗裡遭接連打壓,謝家自顧不暇。宣徽殿裡裡,燕追在接到馬待的雕鏤木板的第一刹,便令人備了墨,要親身模勒了文章送到了傅明華的手裡,迫不及待要與她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