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進退兩名士[第1頁/共3頁]

――

一起走來,看過地形,孫策就曉得郭嘉那一計勝利了。曹昂將高平拱手相讓是一個大錯。

“本來是伊機伯啊,久仰久仰。”

伊籍目光閃過,撫著頜下短鬚,含笑道:“將軍曉得我好實務?”

劉表本來是籌算返來接家人的,現在一想,感覺還是留在高平張望一段時候比較好。歸正孫策冇有殺他的意義。他也想趁這段時候想一想接下來該如何走。正如孫策所說,年過半百,該做點成心義的事了。

高平之北是高平山,地區不算很廣,南北十裡,東西四五裡,也不高大,更首要的是高平向東到騶縣之間另有幾座山,相互之間連接並不緊密,冇甚麼險地,很輕易穿過。真要論地理上風,還不如湖陸、戚縣首要。但是高平西側是泗水,利於彭城方向的權勢戍守,不像湖陸,對山陽更無益。

孫策笑而不答。伊籍在三國史上冇甚麼大名聲,很多人都感覺他是個庸人,跟著劉備混資格的。實在伊籍曉得法律,他和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四人共造《蜀科》,為蜀漢立法,隻要想想彆的四人是甚麼角色也能曉得伊籍在法律上的成就。隻不過他除了法律以外就是長於應對,在軍事、政治上冇有太大的成績。這既能夠是因為他的才氣單一,也能夠是因為他在蜀漢身份難堪,既不是荊襄派,又不是元從派,反倒是劉表的同親,隻能夾著尾巴做人。

劉表哭笑不得。“將軍,你的名聲壞不壞,跟我可冇甚麼乾係啊。”固然如許的見麵很難堪,不過看到孫策這麼說話,他懸在半空中的心還是放了下來,起碼不會有生命傷害。

現在的天下已經不是袁氏獨大的天下,西有在道義上占優的長安朝廷,南有氣力敏捷增加的孫氏父子,北邊另有蠢蠢欲動的公孫瓚,他四周受敵,情勢很不妙啊。

“是我無才無德,隻能當個閒客。”

“討逆將軍,籍奉征東將軍之命,在此等待,請將軍隨我來。”年青人一邊說著,一邊雙手奉上名刺。孫策接過來看了一眼,嘴角便挑了挑。

孫策來到城門口,已經有人在候著,二十多歲,儒生打扮,端倪清秀,眸子清澈有神,身後跟著兩個侍從,牽著馬匹。

高平的另一個上風就是學習民風稠密,名流非常多。王氏是高平旺族,王龔、王暢父子官至三公,王暢不但官做得大,學問也好,劉表就是他的弟子。高平王氏馳名,何進請王暢的兒子王謙做長史,想和王謙攀親,讓他在兩個女兒中隨便挑一個,卻被王遜回絕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