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竺向陶謙請了假,回朐縣故鄉一趟。孫策要在汝南實施鹽鐵專賣,陶謙也將跟進,鹽的出產將歸官有,私鹽或是打消,或是收歸官方節製,麋家公私兩便,正中從中賺取利潤的好機遇。若非如此,他何必主意向陶謙進獻,一千人的設備可不是一筆小數量。
麋竺轉頭看看麋芳,輕笑了一聲:“你不是怕我不承諾,是怕小妹分歧意吧?”
“子仲,你和我說說這半年的經曆,越詳細越好。如果小妹不反對,我家與孫將軍聯婚,今後可就真的捆在一起了。”
“使君所言甚是,徐州比來各種開消的確很大,不宜過於浪費。使君如果不介懷,我麋家能夠采辦一些,送與使君,看看是不是言過實在。”
“有倒是有,就是不曉得兄長可否承諾。”
陶謙暗自苦笑。這是剛送完禮就來欺詐啊。就和不得不收魯國一樣,這個買賣也不得不做,要不然孫策就會轉而和袁譚買賣,他很快就會領教那些軍器的能力。
“好吧,我就把這半年的顛末說一說,你就曉得我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了。”
陶謙語重心長的說道:“子仲,這件事交給你酌情措置吧。實施鹽鐵專賣以後,若稅賦增加較著,無妨多買一點。在此之前不宜多購,以免影響民生,先買五百人的設備嚐嚐。”
麋芳本身感覺這個計劃妙絕,但他不是家主,必須征得兄長麋竺的同意。他們對麋蘭都非常心疼,這件事也必須獲得麋蘭本身的同意,毫不能勉強她。固然在他看來,麋蘭反對的能夠性非常小。
“兄長,我想到了這一點,以是纔會吃緊忙忙地趕返來。”
紀靈是青州樂安人,不久前來到徐州,由麋竺保舉擔負兵曹處置。他讀書未幾,但技藝不錯,作戰時非常英勇。攻取南城、費縣時他都有功,攻取南武陽時更是先登。
“揚州是個好處所啊,特彆是孫家就是吳郡人。”麋竺幽幽地歎了一口氣。“你有冇有想過,他取揚州以後,我們就冇法獨攬鹽業了?”
要想抱緊孫策這棵大樹,最好的體例就是在他需求幫忙的時候下足本錢,搶占先機。小妹麋蘭有經商的才調,又合法妙齡,孫策好色,身邊女子很多,卻貧乏一個曉得經濟的人。如果小妹能夠嫁給孫策,以孫策的脾氣,完整有能夠將買賣交給她打理。就算他將來拿下吳郡,鹽業仍然節製在麋家手中。小妹獲得孫策的重用,麋家的繁華也便可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