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忍不住笑了。“好,我給他寫信,至於他願不肯意返來,我就不敢說了。對了,聽周將軍說,孫將軍書法一流,彆具一格,鐘繇也好書法,如果能讓孫將軍修書一封,說不定他會晤獵心喜,急趨而至。”
“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公達,臨行之前,有幾句肺腑之言想對你說。討逆將軍有天下之誌,周公瑾是他的左膀右臂,希冀甚高,將來必是一方之任。你幫手周公瑾,和幫手將軍並無辨彆。豫州雖說尚未安定,但潁川是必爭之地,孫將軍是毫不會放棄的。你荀家三麵下注,你這一注看似最輕,實則最重,你可要掌控住這個機遇。”
劉勳捏動手指,想了好一會兒。“劉焉既然有不臣之心,他豈能與朝廷一起出兵?”
“談不上深,見過幾次。”
“冇錯。”
“另有呢?”
黃猗笑道:“將軍有勇,我有謀,隻要你我同心合力,孫策能奈我何?”
見劉勳神采不對,黃猗也反應過來,未免有些寬裕。他趕緊說道:“劉焉本有異誌,他最後是想去交州,厥後聽侍中董扶中益州有天子氣,這才改請益州。入益州以後,他就成心建立本身的威望,先派人占了漢中,又殺了處置賈龍,閉關自守,不聽朝廷號令。我聽益州來的人說,他還在益州造乘輿車具,不臣之心已顯。當此之時,如果將軍請他東下襄陽,他會不肯意嗎?”
“這是一起,另有兩路呢?”
黃猗強忍著心中的鄙夷。“將軍忘了圍魏救趙嗎?”
兩人一見仍舊,幾句話一說,就曉得對方的秘聞,頓時有了惺惺之意。接連幾天,兩人暢聊天下局勢。荀攸話未幾,大部分時候聽郭嘉說,但偶爾一兩句卻能射中關鍵,讓郭嘉大有知音之感。
“朝廷出兵由武關,劉焉出關由漢中,二者並無關聯,有何不成?”
“另有?”
劉勳笑了。“這的確是個彆例。子美,你這一計用得好,用得好啊。這讀書人就是讀書人,心眼兒就是多,不像我們這些武夫隻曉得拿刀砍人。”
郭嘉看看荀攸,歪了歪嘴,哈哈一笑。“行,隻要能讓鐘繇來,彆說讓孫將軍親筆作書,就算讓他跳舞,他也是情願的。”他甩甩袖子,背動手,回身向山下走去。陳到等人就在山坡上等著。“行了,這邊的事就交給你了,我還要趕回汝南去。大戰將至,孫將軍離了我會很不風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