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誘人功業[第1頁/共3頁]

“傳聞袁君技藝不錯,可否和我部下的懦夫比試一下?”

袁敏愣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孫策。他出自世家不假,但是他對尋章摘句冇甚麼興趣。他的興趣是實業,水功就是此中一種,啟事和孫策所說大抵符合,隻是冇孫策說的這麼高大上。寫一部《水經》,將天下河道全數記實在案,想想都讓人神馳。這但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功勞啊。天下經籍千千萬,哪有如許的經?能與這部書相提並論的,大抵隻要《禹貢》了。

駱俊很驚奇。他也是方纔收到動靜,說劉備分開了兗州,這才導致兗州局勢大壞,如何孫策也曉得得這麼清楚?他立即想到孫策有細作來往於兗豫之間,另有能夠顛末陳國,隻是他一點也冇發覺。

袁敏的臉抽了抽,感覺有點疼。祿比中郎將,那但是比二千石啊,僅次於將軍,比他現在這個郡國主簿可強太多了。雖說是袁家後輩,可也不是統統的袁家後輩都有機遇官居二千石的。他固然悔怨,隻是話已經出了口,也不好改口,隻能擺出一副我不在乎的高冷模樣。

袁敏越想越感覺誘人,已經不曉得該說甚麼了。駱俊卻啼笑皆非。孫策這是甚麼意義,非要把我這個主簿挖走是如何的?這袁敏也真是,剛纔還一副愛理不睬的模樣,如何俄然就變了態度,也不嫌丟人。

很多人不曉得這位袁敏,但是孫策曉得。袁敏是袁渙的從弟,在宦途上冇甚麼成績可言,因為好水功官至河堤謁者,縣令級的小官,與他扶樂陳家的身份很不符合,以是野史無傳。他在青史留名是因為他傳授過曹丕技藝,在《典論》裡提了一筆,環境與鄧展近似。但鄧展有學問,注過《漢書》,袁敏雖是袁氏後輩,卻無功可稱。

“我有一個建議,不曉得你有冇有興趣。”

孫策、郭嘉跟著駱俊登陸,來到樹蔭下,吳瓘、袁敏等人上前施禮。孫策一一行禮,又看著袁敏說道:“袁君但是扶樂袁氏族人?”

“不會的,袁紹已經派宗子袁譚趕赴兗州,很快就會構造起守勢。劉備也在此中。有他們在,黃巾很難保持麵前的勢頭。隻不過對你們來講,是福是禍還真不好說。”

這一次,袁敏不敢再擺譜了,躬身見禮。“略知一二。”

“人不成一日無水,不管是行軍作戰,還是開荒墾農,都要依水而居。天下山川河道數不堪數,但真正能搞清楚的人卻冇一個。大家都敬慕大禹治水的功勞,卻冇有能以實際施動追思聖賢。你既然好水功,何不效大禹故事,步量天下,將大小河道一一記錄在案,著成水經一部,開一代民風?”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