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蕤很焦急。他感覺孫策這個標準太嚴了,這不是募兵,這是打臉,打汝南人的臉。在用言語熱誠了許劭以後,再用武力來熱誠全部汝南人,純屬意氣用事。但他不敢說,隻能旁敲側擊的提示孫策適可而止。
孫策承認打臉是究竟,但他不以為這是意氣用事。他有他的籌算。
孫策讓典韋、秦牧為考官,應募步兵的由典韋賣力,應募騎士的由秦牧賣力。能和義從營的義從過兩招而不敗,能夠入義從營。如果技藝不錯,能擊敗一兩個義從,就和典韋過招,非論勝負,以對峙的時候授職,或是伍長,或者什長。如果能對峙到五招以上,直接授屯長。你如果有本領擊敗典韋,那義從營都尉就是你的了。
校場上,一名白袍騎士正策馬飛奔,挽弓而射,一口氣射出三箭。箭垛旁賣力陳述成果的獲者舉起手中的三角彩旗用力揮動,以示三箭均上靶,此中有一箭中鵠,也就是射脫靶心。孫策有些不測。雖說間隔並不是很遠,但在飛奔的戰頓時一箭射脫靶心絕非易事,此人的騎射不錯,即便是在以羌騎為主的親衛騎中也算佼佼者。
這時,秦牧那邊俄然傳來鼓譟聲。孫策一驚,和橋蕤互換了一個眼神,不約而同地回身向西北看去。居高臨下,他們能夠同時兼顧兩個校場。
孫策點點頭。“讓他來。”
“傳聞孫將軍技藝高強,曾在南陽大敗西涼精騎,還曾與幷州懦夫張遼陣前決鬥。汝潁並稱禮節之地,本不以武事見長,陳到幸運,小有技藝,願與將軍對決。”
孫策抬起手,表示橋蕤不要急。他也看出來了,陳到與其說是應募的,不如說是來應戰的。
“是的,他要求先見將軍,不然就不肯再試了。”
但是,要想到孫策部下從戎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考覈標準不但高,並且近乎變態。
有汝南、青州黃巾這麼薄弱的兵源,兵力對他來講向來不是題目。料簡有戰役經曆的黃巾總比征招淺顯百姓強。他要的是精銳,是有統兵潛力的將領,而不是淺顯的士卒。
除了汝南黃巾,另有青州黃巾。固然目前還冇有人來聯絡,但孫策信賴,冇有了曹操,百萬青州黃巾總有一部分要落到他的手裡。他已經給朱治送動靜扣問環境,很快就有答覆。
一個親衛騎士策馬奔到台下,大聲叫道:“將軍,有一名懦夫騎射高超,求見將軍。”
陳到仰開端,拱動手,雙目炯炯有神,隻是看著孫策,並不睬會橋蕤,彷彿橋蕤底子不存在。他二十出頭,邊幅漂亮,麪皮白淨,頭上冇有戴頭盔,倒是武弁,身上一件髹白漆的鐵甲,披著一件紅色大氅,自有一股出塵之氣。他眼中冇有笑意,也冇有怒意,就是很安靜地看著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