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此情此景,孫策深深感到婁圭的建議及時。這些人都被徐榮嚇破了膽,如果他還不來,隻要徐榮給他們一點好神采,他們很能夠會立即投降,獻上統統徐榮需求的東西,隻要能活命就行。現在他來了,徐榮就算竄改戰略也來不及了,殘暴不仁這個標簽已經貼在他身上,冇有機遇再改。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麵對一言分歧就屠城的徐榮,即便是被孫策搶了的世家豪強也感覺孫策更輕易接管一點,畢竟他隻要錢,不要命啊。
這就是謀士的代價。趙儼說得冇錯,婁圭分歧適統兵,他就合適做謀士。
孫策很對勁。“那世林先生情願為我遊說諸家嗎?”
但這些話,宗承不能對孫策講,隻能捏著鼻子,把滿口的苦水往肚裡咽。
“依愚計,將軍可進逼穰縣,與徐榮對峙,集結周邊諸縣,圍攻徐榮。”
當值的士卒不曉得費了多少口舌才勸退了那些八卦之火熊熊燃燒的百姓。在得知孫策成為小霸王,而他們就是小霸王麾下的懦夫時,頓時感覺與有榮焉。再加上涅陽百姓感激他們守土有責,免不了奉上歌頌之詞,更讓他們充滿了高傲感,胸脯挺得老高,走路帶風,比孫策還要像小霸王。
看到婁圭在孫策身邊,宗承在難堪的同時又鬆了一口氣。孫策能接管婁圭,應當另有籌議的餘地。
“好,好,很好。”
孫策很沉痛地歎了一口氣。“為將者,守土有責,我既承袁將軍遺命,入主南陽,固然德淺才薄,也不敢有稍許懶惰。固然接連小勝,但才氣有限,兵力又寡,一向未能擒殺徐榮,真是愧對南陽父老,愧對南鄉、順陽兩縣的死難百姓。世林先生,宛城諸君還好嗎?”
“敢不從命。”
“軍務繁忙,怠慢諸位了,包涵包涵。”孫策很客氣地拱動手,一臉不美意義。
很快,有人又把火鳳和楚霸王項羽聯絡起來。項羽是楚人,楚人以鳥為圖騰,羽這個字本身就和鳥有關,項羽的祖父又叫項燕,也是鳥。和孫策一樣,項羽也是起自江東,八千江東後輩橫行天下,順理成章,孫策就是楚霸王項羽再世,他這麼年青,可稱為小霸王。
孫策早就曉得這個事理,不需求宗承再提示,但他甚麼也冇說,隻是悄悄地看著宗承,看他究竟能說出個甚麼來。這是他給宗承的最後一個機遇。如果他還三心二意,不肯合作,那就怨不得他手黑了。
孫策請宗承等人入帳說話。一群涅陽土豪陪坐,但他們隻是謙虛地笑,冇幾小我敢在小霸王麵前胡說話。宗承作為名流,當仁不讓地成了代表,和孫策談判。實在他大部分時候都在宛城,很少回安眾,這些土包子想見他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