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

這是一部新版舊書,仲長統所著《昌言》。

“這是增訂版。”見孫策盯著書看,袁衡主動解釋道:“增加了幾篇新的文章。”

但軍中將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誌向大一點的想拜將封侯,光宗耀祖,誌向小一點的想建功受賞,退伍後能有一官半職。他們如何才氣實現本身的誌向?當然是交戰建功。一場大戰取勝,將領加官晉爵,淺顯士卒受賞,各得其所。

“好好查。”他淡淡地說道:“細心考慮,把這篇文章做好。”

這就是各部競相參戰的啟事。

宮女端來了水,孫策洗漱結束,重新坐了下來,拿起書。“皇家無父子,是不是悔怨了?”

“是啊,怨還是怨的,隻是不敢說罷了,對吧?”孫策哈哈大笑,靠在憑幾上,將袁衡橫抱在懷中,悄悄搖擺著。“不管你們怨不怨,這件事呢,的確是我當時讀書少,疏於考慮,有些激進了。不過你也不消急,另有三十五年時候,必定能想出處理的體例。至於紹兒,有你這麼聰明的母親,他毫不會是個無能之輩,三十五年以後,他必然會是一個優良的嗣君,我還希冀著他青出於藍呢。”

大吳新建,天下不決,參軍天然有吸引力。但是明眼人都曉得,這個局麵保持不了多久,一旦益州安定,天下承平,軍中將領的出息必須會產生嚴峻竄改。

淺顯士卒還好一些,畢竟他們虧損也就是這麼三年,三年以後就複員了。如果能安排一個不錯的事情,這三年兵也算值。萬一能有一官半職,比如縣尉、亭長甚麼的,那更是功德,就連立室都會輕易很多。

“臣妾怯懦,不敢想。”袁衡抿嘴而笑,可貴地和孫策開起了打趣。

不過有一點能夠必定,這件事乾係到皇位傳承,的確不容忽視。即便冇有袁衡影響,賢能文學們也會會商這個題目,仲長統不寫這篇文章,也會有彆人提出近似的議題。

凡是有利可圖的事,都很難悠長。

“陛下想慢一點,穩一點,當然是高瞻遠矚,老成之見。但是凡事難求萬全,軍中將士見地有限,不能瞭解陛下的雄圖遠略,呈現幾個急功近利之輩,再普通不過。比擬之下,各州郡的官員貪腐才叫觸目驚心,忍無可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