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大臣們回身,向空著的禦座施禮,大聲說道:“臣等恭請吳王即位,敬天法地,均衡陰陽,榮我中原,造福萬民。”
“當——”鐘樓的大鐘響了,雄深的鐘聲像無形的波瀾,盪開波紋,將建業城從甜睡中喚醒。
眾臣再次齊聲大喊。“臣等願隨陛下,敬天法地,均衡陰陽,榮我中原,造福萬民。”
裡長老季站在朱雀橋邊,瞻仰太初宮。陽光照在金鳳凰上,也照在他的臉上。
大殿以外,許褚、典韋頂盔貫甲,像兩尊門神,肅立在殿門房,衣甲光鮮的虎賁郎向兩側殿開,沿著走廊,一向沿伸到遠處,威風凜冽,令人不敢生侵犯之意。
他本來很順從,不過看到老朋友王晟以後,他也就安然了。
“當真?”
一個報童抱著一堆報紙衝了出來。“號外,號外,大吳國立,天子即位——”
船頭的海軍軍侯舉手行禮。“季君辛苦。”又對岸上的百姓揮手請安。“多謝諸君共同。”
不是不說,這糕點真香。
接著宣佈百官任命人選,起首是三公:太尉吳景,輔弼張紘,禦史大夫鐘繇。計相府被併入輔弼府,計相為第一副丞相。三公皆封侯,食邑二千到三千戶不等,食租賦,不治民。
禰衡大笑。“好,我們也去與民同樂。依我看,這比插手甚麼大饗風趣多了。”他看了一眼人潮湧動的街道,又看了一眼遠處的太初宮方向。“但願他能守諾,用一個真正愛民的天子。”
兩人登上禦座,並肩站好。
看著階下黑壓壓的人群,孫策固然故意機籌辦,還是有些驚奇,聲音也不由得有點緊。他嚥了口唾沫,運足了中氣,朗聲道:“小子不德,蒙諸君不棄,奉立為帝,誠惶誠恐,戰戰兢兢。願得諸君相輔,竭智極力,敬天法地,均衡陰陽,榮我中原,造福萬民。”
禰衡一愣,轉頭看著胡姬。“你們店中另有如許的優惠?那我要多住幾天。”
朱雀橋邊翹首以盼的老季舉起獨臂,大聲喝彩。“吾皇即位——”
孫策挽著皇後袁衡的手,緩緩從內裡走了出來。他頭戴通天冠,十二串玉珠懸在麵前,擋住了他的眼睛,意味著有所不見。兩條絲帶在耳邊垂下,兩粒玉珠正在耳朵的位置,意味著有所不聞。身上穿戴大紅底,上繡金色鳳鳥、太陽、火焰和海水的袞服,腰間的玉帶上掛著各式玉飾。袁衡一樣號衣整齊,寂靜華貴,隻是袞服上的紋飾不是金色,而是銀色。不是鳳鳥,而是凰。不是太陽,而是玉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