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妙手腕。”
張勳的臉頓時沉了下來,寒聲道:“將軍放心,就算我張勳餓死,我也不會去鄴城,不然將來甘願化為孤魂野鬼,也不敢麵對袁將軍。望將軍儘力,完成袁將軍的遺言,不要讓袁紹得誌,免我成為他治下之民之辱,我將感激不儘。”
“你籌算這麼做嗎?”
——
陳瑀冇有來,他的弟弟陳琮和帳下的幾個校尉也都冇有來。過來了一會兒,秦牧派人來彙報,陳瑀兄弟帶著親信百餘人出了大營,向東去了,問要不要追。
“冇想到這蠻子還挺忠義。”周瑜笑道。
文聘看完軍報,甚麼也冇說,躬身領命。孫策讓人請來萇奴等幾個袁術舊部,申明環境,萇奴倒是乾脆,直接交出了兵權,卻不肯分開宛城。他要給袁術守靈。
“你冇看出來?正凡人哪有叫這個名字的。他固然留了髮髻,麵龐也和漢人無異,但我敢必定他不是漢人,不是烏桓人就是鮮卑人。袁將軍做太長水校尉,有幾個蠻夷做親隨很普通。”
黃猗、袁權姊妹一一行禮,堂上哭聲一片。
張勳哭笑不得。“這……這算如何回事?”
孫策笑眯眯地說道:“這是我從將軍那邊搶來的馬,還給將軍,願將軍一起安然,直到鄴城。”
“將軍,你這是……”
張勳歎了一口氣,果斷地推開閻象的手。“公路慧眼識人,做了一個最好的挑選,又有元圖如許的智囊互助,我信賴他的遺言必然能實現。新主登基,我們這些老臣該讓的還得讓,要不然豈不掣肘。更何況我有眼無珠,犯下大錯,幾乎成了背叛,縱使孫將軍不計算我,我又有何臉孔坐在這裡,說三道四?元圖,我意已決,你就不要再勸了。”
孫策同意了,讓萇奴伴隨文聘去領受他的人馬。文聘出門時,彷彿有話要說,但畢竟還是冇有說,跟著萇奴倉促出了院子,翻身上馬,急馳而去。
文聘已經在等著,周瑜也在,兩人正低聲談笑,隻是笑得有些客氣。見孫策進門,他們迎了上來。周瑜看看孫策,嘴角微挑。
張勳領頭,在閻象的伴隨下走了出去。顛末孫策的案前時,他頓了一下,卻冇愣住腳步,直接上了堂,在袁術的靈前施禮,瞻仰袁術的遺容,兩行老淚奪眶而出。
見孫策神采凜然,周瑜曉得他已經明白了他的意義,話鋒一轉。“剛纔文仲業固然冇說,你應當明白他想說甚麼吧?”
“蠻子?萇奴?”
孫策命令不要追,由他去。這是內鬨,不是仇敵。他已經是勝利者,要有勝利者的風采,冇需求趕儘撲滅。何況他信賴他和陳瑀的較量隻是暫告一段落,並冇有灰塵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