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些謊言,劉備目瞪口呆,就連逢紀都有些慌了。這明顯不是百姓隨口亂傳,而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到處針對劉備。如果不加以製止,對民氣士氣的打擊都不成藐視。
這是赤果果的挑釁。
劉備吃了一驚。“明器?盜墓?”隨即變了神采,惡狠狠地看向獻寶的三人,臉上青一陣紅一陣。他揮了揮手,叫來郎衛。“將這三人拿下,關入大牢,嚴加鞠問。”
“審出成果今後呢?”逢紀抬起眼皮,淡淡地問道:“大王,甄家的人不是去了江東,就是去了遼東,留在中山的人曲指可數,賦稅也有限,你就算殺了他們百口,又能有甚麼收成?”
劉備感覺冇甚麼題目,這三人的描述應當都是真相,不由心中高興。天子來得倉猝,冊封之禮也有些倉促,到現在還冇有正式的印綬給他。彼蒼賜了一枚玉印,玉能通神,這能夠是個好兆頭。
但環境卻不如劉備所料,謊言不但冇有停止的跡象,反而越演越烈。清查盜墓賊的事也冇甚麼停頓,中山靖王的墓表麪粉碎不大,隻要一個盜洞,但墓裡的隨葬品卻被盜掘一空,並且連續麵世,涿郡、河間一帶都呈現了疑似陪葬品的物件,而更大的費事卻不是這些陪葬品,而是一個傳言。
逢紀說道:“我也感覺甄家的懷疑很大,但是大王有證據麼?”
有人說,劉勝墓裡有一塊碑,碑上刻了幾句近似讖緯的話,詳細內容說法不一,但意義卻大同小異,說劉勝活著時,當時最聞名的怪傑東方朔就曾經預言,劉勝身後二百七十年,會有一個孩子出世,此人將冒認劉勝血脈,欺世盜名,毀滅劉氏江山。他有兩個異姓兄弟,一姓關,一姓張,寢則同床,有斷袖之好,違揹人倫,有傷子嗣,必定無後。而關張二人的姓氏聯起來恰是關門停業的意義,預示著劉氏江山在此人手中斷絕。
就在劉備籌算痛下殺手,清查謊言來源,殺一批人的時候,關羽傳來動靜,太史慈呈現在盧龍塞外的白檀山,人數不明,有西進的能夠。正在上穀、薊縣集結,籌辦南下參戰的胡人聽到風聲,民氣不安,紛繁要求返回草原,以免部落遭到攻擊,逃兵絡繹不斷,已經嚴峻影響到了即將開端的戰事。
劉備充滿肝火的目光掃鞠問上世人,看誰都像是盜墓賊,懷疑最大的非甄儼莫屬。他摩挲著腰間的劍柄,考慮著是不是要當庭將甄儼拿下。逢紀也跟隨劉備多時,對他的脾氣有所體味,恐怕他一怒當中做出打動的決定,趕緊扯了扯劉備的袖子。劉備固然不忿,卻還是服從了逢紀的定見,飾辭不堪酒力,臨時離席。逢紀命劉修主持宴會,不準任何人分開王府,更不準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