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5章 過猶不及[第3頁/共4頁]

“看來該檢驗的不但是蔡公。”孫策撚動手指,收起笑容,神情也變得嚴厲起來。“你感覺我會在乎那些讀書人如何想?”

蔡邕有點蔫。

“說來聽聽。”

“大王說的後一種讀書人,當是指郡書院、木書院、講武堂畢業的門生吧?”

“張相,禰衡用王莽來暗射我,我和王莽是不是有點像?”孫策半真半假,含笑問道,內心卻有些忐忑,笑容也不太天然。

孫策咳嗽了一聲:“蔡公,為王莽作傳,可不能像你之前的史乘那麼寫。”

看來應當和她相同相同了。

“你曆事淺,平時不如何與外人打仗,有如許的設法倒也普通。姊姊如何會這麼想?”

蔡邕不敢粗心。他聽得出孫策的言外之意。如果他對待王莽的觀點達不到孫策的要求,孫策不會讓他承擔這個任務。這個任務做不做不首要,首要的史乘的訂正也能夠會另選彆人。這部史乘是他平生的心血,豈能由彆人來訂正?由他本身訂正,那是精益求精,更上一層。由彆人訂正,他的史乘就成了參照物,是一種失利的意味。

袁衡臉上出現微紅,她抿著嘴唇,長長的眼睫毛閃了閃,躬身見禮。“請大王指教。”

得失心一起,蔡邕更不敢等閒作答,考慮了好久,才說道:“王莽之失,在乎好高騖遠,過猶不及。”

“王後可知現在的讀書人有幾種?襄陽書院的讀書人又是哪一種為主?”

張紘很當真的考慮了一下。“的確有點像,但也隻是像罷了。”

孫策有些驚奇於張紘的反應,但略微想一想,又豁然了。

固然到這個期間已經七八年,從表麵看不出有甚麼非常,但潛認識裡,我還是一個穿越者。孫策感慨的同時模糊有些不安。王莽就因激進被後代調侃為穿越者,我這個貨真價實的穿越者不會真成王莽第二吧?雖說到目前為止還算勝利,可王莽何嘗不是?他在萬眾推戴中登上帝位的時候,誰會想到厥後眾叛親離?

兩天後,孫策派人請來了蔡邕。

一貫不如何管事的袁衡親身出麵,向孫策體味環境。

他們纔是孫策的但願。那些一心隻在賢人典範,被孫策稱為新式讀書人向來不是孫策存眷的重點,他不會禁止打壓他們,但也不會太把他們當回事,情願合作的不回絕——比如邯鄲淳、胡昭等人,他們能夠在郡書院做西席,支付一份俸祿,不肯意合作的也不強求,由他們自生自滅——襄陽書院的很多門生就算於這一類。袁衡擔憂這些人會對孫策名聲倒黴,實在是多慮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