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達,你是擔憂不能取勝?”
——
順利篡奪巫縣,曹操且喜且憂。喜的是巫縣來得比他設想的輕易,憂的是接下來該如何辦?巫縣不下,他還能以圍攻之名停滯不前,天子也不能說他不儘力。現在巫縣已經到手,他總不能還留在巫縣。
——
荀攸搖點頭。“都督,小不忍則亂大謀,曹操固然是一個很有代價的目標,麵前卻一定能比公孫度更有代價,還是等一等比較好。大王既許了你天竺,你又何必心急?”
荀攸搖點頭。“都督,此戰於我,勝與不堪都不首要,首要的是大王藉機向朝廷發難,篡奪漢中,堵截益州與關中的聯絡。但是對曹操而言,三峽得失乾係到他的存亡,他必定儘力以赴。這一戰就算能勝也是慘勝,乃至有能夠受挫。”
細作探聽得很清楚,曹操也聽趙韙說過此人,姓潘名華,字忠仁,下邳人,少年時在淮泗闖蕩,是個小馳名聲的遊俠兒,厥後跟隨許褚,成了孫策的部將,被安排到荊州戰我。幾年前與甘寧作戰時建功,升任巫令,一向駐守此地。此人風致不高,脾氣放蕩,但還算有底線,特彆是作戰很英勇。他在巫令這幾年殺了很多江賊,境內安寧,也算是有功之人。
周瑜抱動手臂,站在沙盤前,劍眉微聳,鋒利的眼神盯著扞關位置的一枚小旗。
“文長!”周瑜咳嗽了一聲,投以責備的眼神。魏延驚醒,一個急停,放慢了腳步,換了一副語氣,重新彙報了一遍,同時遞上方纔收到的公文,麵對周瑜時,卻暴露奸刁的笑容。周瑜表示他拿給荀攸。魏延回身,臉上的笑容刹時消逝不見,繃得緊緊的,乃至有些嚴峻。郭攸之有點嫌棄地看了魏延一眼,取過公文,查抄了一下封口,用書刀撬開封漆,取出內裡的文書遞給荀攸。
巫縣,曹操站在戰船上,扶著雕欄,眺望城頭。
周瑜稍一思考,便點頭承諾。他隨即安排人趕往巫縣,將調劑後的打算通報給守將潘華,讓他稍作抵當後就全軍撤往秭歸。
“君侯圍巫縣,已經進入荊州境,主動建議進犯,符合天子情意。巫縣易守難關,這是究竟,想必天子也能夠瞭解,不會能人所難。現在朝廷勢危,能夠信賴的大將有限,君侯必居其一,天子也不會但願君侯輕受折釁。”
荀攸拿起公文掃了一遍,眼皮微顫,一抹笑意從嘴角一閃而冇。
曹操親身趕到魚複,多少有些出乎他的預感。他有些心動。柴桑之戰後,他這幾年近乎閒置,看著孫策南征北討,太史慈等人紛繁建功,戰區督一個接著一個,現在竟有九人之多,他多少是有些焦急的。現在碰到曹操這個敵手,他巴望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