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4章 自作自受[第2頁/共4頁]

荀彧愣了一下,略作思考。“彷彿是,起碼相去不遠。”他如夢初醒,精力一振,正想再和禰衡參議一下,禰衡已經甩著袖子走了,將他一小我扔在那邊。

“奉孝,仲翔,你們覺得如何?”

荀彧眉頭隻是微微一蹙,卻落在了禰衡的眼中。禰衡哼了一聲:“令君,你還想聽嗎?不想聽的話,我就出去了,另有一堆書要清算呢,我可冇時候和你在這兒四目相對,看你這張苦臉。你知不曉得,你如許會讓人感覺大漢一點但願也冇有了?”

荀彧沉默不語。茶開了,酒保斟了兩杯茶,遞給禰衡、荀彧。荀彧雙手捧著茶杯,嗅著茶香,看著茶霧在麵前環繞,看著劈麵神情不屑的禰衡,心中五味雜陳。禰衡的話說得很刺耳,但他卻直擊關鍵。從董仲舒獨尊儒術,引陰陽災異學說入儒經,於今三百年矣,讖緯被很多人操縱過,黨人也不例外。早在黨錮之前,黨人就編造讖緯、兒歌,援引天意,反對朝廷的亂政,現在這些讖緯、兒歌見效了,勝利地擺盪朝廷的根底,黨人的慾望實現了,他卻如何也歡暢不起來。

“天意遠,民氣邇。天意難測,民氣易知。與其將但願依托在天意上,不如用力於民氣。孫策是武夫,猶知讀《孟子》,以民為本,你也是個讀書人,如何還執迷不悟?孫策用陽謀,你們用詭計,就算你們能擊敗孫策,天下承平也不成得。”

荀彧冇理他。禰衡恃才傲物,嘴損得很。他到長安後口無遮攔,損過的人不在其數。見他邊幅出眾,禰衡就說他能夠最合適弔喪。光祿大夫趙融體胖,禰衡就說趙融合適監廚。總之冇甚麼好話,當然也結了很多仇,冇人情願理睬他,隻能在這兒和孔融作伴。

荀彧沉下臉,咳嗽了一聲。“正平,說說你的應對之法吧。”

郭嘉沉吟了半晌,抬起被水泡得有些起皺的手指撓撓鼻翼。“看來我們低估了劉曄,這是我的失策。此人能與魯子敬為友,自當有過人之處,我早該正視他纔對。”

荀彧眼神微閃。“正平,你信嗎?”

“還請正平指教。”

目次裡列得很清楚,有幾則逸聞與丹朱有關。荀彧按照頁碼,翻到註釋處,將那幾則逸聞讀了一遍。還冇讀完,他臉上的笑容就消了一半,嘴角也挑了起來。

“你感覺楊修是甚麼樣的人?”

荀彧啞然發笑。孔融以孔子後嗣自居,學問也方向於複古,倡導仁政德教,對讖緯不太附和,對以董仲舒為代表的今文經學也多有非議。禰衡與他相契,天然不會對讖緯之類有好感。實在今古文鬥到現在,今文經的頹勢已然是究竟,反對讖緯的學者越來越多,孔融、禰衡如許的人並不孤傲。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