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賈詡等人一定會信,但他們不會明白表態,借朝廷名義結成聯盟,圍攻孫策,然後分而食之,對他們來講無疑是一個不錯的挑選。
天下人信不信?必定有信的,並且數量不會少。畢竟有四百年基業,對很多人來講,大漢就是天然的存在,並且將持續存鄙人去。即便碰到一些困難,他也不會在短時候內分崩離析。
“主公,如果說大漢是鹿,那你現在就是一隻肥羊啊。”
“仲翔聽過宋建其人嗎?”
虞翻撫掌而笑。“主公,此言深得我意,合法如此。既然主公已經有所安排,臣就不費口舌了。”他哈腰從櫃子裡取出一份圖紙,鋪在案上,用幾塊色采斑斕的石頭壓住。“主公,說說抹陵的事吧。對定都的選址題目,臣另有一些貳言。”
“主公,臣略通醫術,深知卑濕之處易染疾疫。都城是百姓聚居之地,又有四方商旅,本來就輕易感染疾疫,如果在此立都,疾疫多發,對國運影響極大,不成不察。”
虞翻聽完,啞然發笑,語帶調侃。“涼州還真是藏龍臥虎啊。”
人無完人,不能苛求啊。
虞翻的眼神有些古怪。“主公不會覺得天子西征真的是與羌人交兵吧?主公彆忘了,韓遂但是羌人叛軍魁首。所謂羌亂實在就是涼州世家之亂,天子與那麼多涼州世家、羌人部落和親,涼州還能有多少反叛的羌人,還能有甚麼戰事可言?就算有,也毋須天子脫手,那些涼州世家就會脫手剿除。”
孫策笑著點點頭。虞翻是可貴的奇才,但他對涼州的體味太少,又範圍於自已的視角,冇法從團體上掌控涼州民變,隻看到了涼州世家的影響,忽視了其他的身分,隻能用會稽山越反叛的經曆去猜測涼州情勢。雖說原則穩定,但是詳細環境分歧,辨彆還是很大的。
從中平元年的黃巾之亂算起,到現在也不過十二年,對於一個存在了四百年的帝國來講,這最多是大病一場,並非滅亡,還是能夠治癒的。天子很年青,但他的確表示出了一個複興英主的氣度,會獲得更多的人推戴。
涼州不能亂,起碼不能落入鮮卑人的手中。比起幽州,涼州的戰役潛力更大,涼州的戰馬也比幽州戰馬更合適甲騎。涼州大馬,橫行天下,那可不是說了玩的。
虞翻搖點頭。“扶風宋家?”
“涼州山高路險,與揚州差異,不能一概而論。”孫策提示道。揚州也出過稱帝的許昭,但是他冇到兩年就被滅了。啟事很簡樸,丘陵畢竟不是高山,隻要朝廷下狠心,有財力,冇有不能安定的。不像涼州的那些大雪山,是真的不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