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乾盯著劉曄看了半晌,一聲輕歎,搖了點頭。“子揚,捨本求末,你讓我很絕望。”
“關中大旱,渭水隻剩下一半,大河卻氣勢不減,這一關之隔,竟有六合之彆,若非親眼所見,真令人難以置信。”
蔣乾微微一笑。“周公過譽,小子不敢當。小子太長安,本當登門拜訪,何如事件繁忙,周公又在宮中奉養陛下,可貴有空,未能麵聆。本日周公趕來,不知有何指教?小子洗耳恭聽。”
劉曄悄悄的旁觀,一言不發。蔣乾走了返來,表示劉曄向前幾步,站在矗立的河岸邊。大河奔湧,濤聲如雷,他們說的話隻要對方聽獲得,幾步外的侍從都冇法聽清。蔣乾凝睇著大河,劉曄也不說話,眉頭仍然輕蹙,但神情卻垂垂鬆馳下來。過了好一會兒,蔣乾悄悄笑了一聲:“子揚,江河並稱,你生在江邊,現在又觀大河,有何感觸?”
劉曄歎了一口氣。“江清而河濁,這大抵便是最直觀的感受了。”
周忠撫著髯毛,笑著擺擺手,表示蔣乾不必介懷。蔣乾是冇有親身來拜訪他,但蔣乾帶來了豐富的禮品,足以讓他一家豐衣足食。朝廷財務寬裕,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全,有限的財賦大多供應駐軍,他這個受蕭瑟的老臣也要節衣縮食。蔣乾帶的禮品能讓他們鬆一口氣。
劉曄內心不安。蔣乾對周忠很客氣,但他除了客氣,卻冇有和周忠談詳細事件的興趣,即便周忠表白他新任大司農,賣力朝廷的財賦。相反,蔣乾倒是對他很感興趣,看起來蔣乾等的不是周忠,而是他劉曄。
周忠表情很龐大,卻不敢怠慢,命令急追。蔣乾提早走了大半天,他必須加快腳步才氣趕上。
周忠、劉曄追了兩天,終究在潼關追上了蔣乾。
周忠不自發的挺起了胸脯,暴露父老的氣度。“公瑾所交皆是一時豪傑,子翼很有蘇張風采。”
劉曄點了點頭,拱拱手,表示周忠自便。蔣乾卻趕上一步,扶著周忠。“請周公小憩半晌,小子與子揚說幾句話,稍候便來就教。”一邊說,一邊叮嚀酒保從車上取出一些酒漿果品給周忠送去。周忠非常對勁,表情鎮靜地走到一旁,蔣乾的酒保手腳敏捷,擺下案席,請周忠入坐,觀河品酒。
孫策在宮裡有耳目?
劉曄頓時語塞。他是冇有追錯方向,但冇有追錯方向不代表他就能追上蔣乾。如果不是蔣乾等他,他還是隻能望河興歎。蔣乾不但挫了他的銳氣,也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朝廷麵前的窘境,荀彧累抱病倒並不美滿是貳心有兩屬,即便他丟棄袁紹,一心一意地為朝廷運營,他仍然難以製止追之不及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