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曉得吳景在想甚麼,但是他這麼想也有他的來由。
由此可見,吳景並不具有獨當一麵的才氣,隻是其中才。作為孫吳外戚,吳家也冇甚麼出眾的人物,彷彿吳家統統的才調都集合在吳夫人一小我身上了。
孫策嘴角微挑,笑了。周瑜一看,卻明白了孫策的意義。“伯符,能夠用馬隊襲擾。”
吳景眼睛一亮,轉怒為喜。“這倒是個彆例。不過,劉表必定會派人庇護,我們如果兵力不敷,很難到手。兵力過量,又冇法包管藏匿行跡,說不定到最後又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惡戰。”
“阿舅,你在等糧草,劉表也在等糧草。秋收已經結束,南陽的糧草在往這邊運,荊州其他各郡的糧草也在往襄陽運,時候拖得越久,劉表的上風越較著。你也說了,入冬以後沔水水位降落,劉表的人馬能夠渡水而過,既然如此,我們為甚麼不搶在劉表籌辦好之前脫手?”
周瑜進一步解釋道:“兩百義從騎是未幾,但是各部不是另有一百多嗎,加起來近四百騎,不算少了。何況這是襲擾輜重,又不是正麵作戰,打了就跑,除非劉表有充足的馬隊追擊,不然萬無一失。”
袁術從洛陽逃到南陽,帶來了一些侍從,孫堅從長沙來到南陽,帶來了更多的人馬,顛末幾次虞鬥,又收降了一些人,現在袁術部下統共有兩萬多人。這些人都要用飯,糧草需求猛增,已經超越了南陽郡的才氣範圍。之前有多年的堆集撐著,臨時還看不出來,現在一年多時候疇昔了,堆棧空了,這兩萬人馬的補給就成了困難。
“現有的糧草能供應幾天?”
孫策還冇說話,吳景便反對了。“那可不可,這兩百義從騎是好輕易攢下來的,不能冒險。”
聽完吳景的陳述,孫堅也撫掌而笑。“豎子,想不到你這腦筋倒是矯捷,竟然曉得因食於敵。不過,若無周君襄助,你也隻能空談罷了。”
袁術之以是冇有及時供應軍糧,不是他成心拖後腿,而是要用飯的嘴太多,他捉襟見肘。南陽固然是個大郡,戶口占全部荊州的四成,但南陽是帝鄉,這裡皇親國戚太多了,個個氣力薄弱,即便是路中悍鬼袁術也不敢等閒去搶他們,而普通渠道征收到的糧食又有限,遠遠滿足不了俄然增加的人馬。
本來的汗青軌道上,孫堅不測戰死以後,部下並冇有直接交給孫策,而是由吳景、孫賁代領,交戰數年,根基冇有提得上嘴的戰績,在當利口與劉繇部將對峙一年多,喪失不小,寸功未立。直到孫策渡江,這些軍隊才重振雄風,橫掃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