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幾個大學士,另有幾個兵部侍郎的麵,康熙徑直就將這事定了性。【1】
南書房和大臣們議定的方略是,既然提早得知了李肆的意向,便能夠安閒安插,將李肆壓在粵省境內。不止如此,還能夠從湖南邊向出偏師,直搗李肆巢穴,兩麵夾攻,即便不能一股蕩平,也能挫了李肆的兵威。據他們所知,那快槍兵不但所耗銀兩甚多,還練習不易,多是李肆親族,殺傷充足的話,他再難規複。
以是白道隆持續當一塊膏藥,死死貼在韶州,還領了康熙的暗喻,要他“鎮之以靜”。
李肆在廣東翻滾,靠的是?不就是這支埋冇的快槍兵麼?
“知兵”臣子很擔憂,之前廣東傳來的動靜,李肆的兵,一個能打五個,他出動一萬,五萬才氣對抗,要穩勝的話,冇十萬可難有掌控。
得知戰事將起,白道隆深切體味了康熙交代給他的任務:存在就是勝利。
此事是從廣東巡撫湯右曾那邊傳上來的,傳聞李肆身邊的內應,傳給了官府探子。同時江西方麵也收到了零散的動靜,諸多跡象都表白,李肆真是要籌辦進軍江西。
可疆場的挑選卻有些犯難,終究決定還是在韶州,深切江西的話,後路要被湖南來的清兵截斷,縮得太內裡,清兵一定會全軍撲下來。並且這一戰必然有兩個疆場,如果離英德太遠,有不測,還不好兼顧。
不……這不一樣,四十多年前,那是存亡之決,即便他幼年氣盛,心血熾熱,卻也感覺喘不過氣來,一念間,天下說不定就要逆轉。可現在,他隻是創業罷了,廣東之事,不過是膿爛毒瘡,也不能跟比。
康熙把廣東福建一起的行動打算為第二階段,他苦口婆心腸教誨臣子,這是一場有限之戰,是不是要變作全麵征剿,得看第一階段的成果。如果李肆在第一階段遭了重創,再啟動第二階段不遲。
被惹怒的李肆,將鋒芒指向江西,要直入江西,抓拿江西巡撫佟國勷和逃掉的一幫江西販子。為此他本來散於廣東的快槍兵都聚了起來,正日夜練習。
還不止如此,左營根基美滿是李肆在把持,中營周寧還被誆去參與了襲殺王文雄的滔天大案,不必李肆脫手腳,軍心早就散了。右營環境好一些,也就能出動個兩三百人,鐺鐺他的保護,在這韶州城裡裝裝模樣。
接著康熙就冇話了,挪著眼角看去,大臣們都見著他在瞧著屋梁發楞,彷彿在追思光陰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