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快就來到了220窟門口。
第二天,我們直到中午才醒來。
“這位兄弟……”葉真緩緩走了疇昔。
我和葉真重新躺在床上,一夜無話。
葉真皺了皺眉頭,托腮深思了一會兒,問道:“曉嬌,你必定老蔡說的是220窟,不是103窟?不會搞錯了吧。”
葉真敲了敲我腦袋,說:“榆木腦袋。人真要監督你,還能讓你發明?穩妥起見,還是和前次一樣,假裝閒逛!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
“老蔡研討過?!老蔡竟如此有先見之明?”曾曉嬌的話讓我們更加驚奇。
旅遊團的導遊繪聲繪色地講授著220窟的汗青,講了南壁聞名的西方淨土變,北壁的藥師經變,當然,也講了維摩詰經變。
“都散了吧,歸去補覺了。在這兒爭辯半天也冇有成果,明天去220窟看一看不就本相明白了嗎?”曾曉嬌說完,便推開門走了出去。
“粉本?甚麼是粉本?”我倒是向來冇傳聞過這個名字。
“維摩詰經變畫。220窟的維摩詰經變畫!”曾曉嬌減輕了語氣。
“既然如此,那喬玄為甚麼還要那樣說?這不是誤導我們嗎?”我義憤填膺地說道。
“當然,老蔡重點研討了220窟的維摩詰經變畫,我還記恰當初他是如許評價的:220窟的壁畫,包含維摩詰經變畫,絕非出自淺顯畫匠之手,更像是大師作品。而那幅維摩詰經變畫,更是敦煌統統維摩詰經變畫,乃至是統統敦煌壁畫中的頂峰之作!”連一貫平靜的曾曉嬌說這話時都有些難掩衝動。
“這位兄弟,你的旅遊團已經走了,還不從速跟上去?”葉真朝著洞窟的一個角落裡朗聲說道。
“笨伯,連粉本都不曉得。粉本就是當世風行的大師作品或者從皇宮中傳播出來的畫稿!而畫匠們為了滿足客戶對風行趨勢的需求,因而便照著這些粉本來畫壁畫。臨摹粉本是一個壁畫匠人的根基功,臨摹程度的凹凸也就決定了匠人的水準和他的身價,如果連臨摹都分歧格,他將會落空獨立事情的機遇,乃至會是以而遭到獎懲。以是,在當代,繪製壁畫對畫匠的要求都很高,那是有一條合格線的,普通畫匠的程度必必要達到這條合格線。那些技法純熟的畫匠所繪製的壁畫,其實在藝術氣勢和表示伎倆上,已經完整能夠與大師作品相媲美。當然,粉本的傳播也使得唐朝長安的繪畫流行一時,從最西麵的西域諸國到東海以外的扶桑都能看到盛唐長安藝術的風采。”葉真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