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站在城牆前麵一百多米遠的一棟房屋內裡,沉默的看著立陶宛和德軍聯軍的炮火覆蓋著城牆,一個個炮台在接受了太多的爆炸以後,垂垂的被精準的炮火給拔掉。
沙俄不經火炮造的少,炮彈更是完善,1914至1917年,俄國工廠出產了5800萬炮彈,在外洋采辦到了到了一千萬萬(訂購了五千萬發,但是歐洲各國全都貧乏炮彈,緊緊托付了一千萬發)。而俄軍對於炮彈的年需求量就有五千萬發。
“二營先上去一半,彆的一半做預備隊,快把上麵的傷員抬下來,優先醫治炮兵。”伊萬安穩的說道。
感激書友160827210041520的打賞。
“105mm炮彈一百發,77mm炮彈四百發。”
“哎!再來一發!”遠處的炮兵軍官用望遠鏡察看著炮擊的結果。
德軍在與沙俄軍隊的炮戰中一天的用量都在10萬發以上,一些總攻階段乃至有一天70萬發的發射記錄,而**絲沙俄們隻能在戰壕中等候他們的滅亡。
另有些兵士把城牆上麵的屍身給抬下來。一些或者的兵士也幾近是雙耳出血,被炮彈的打擊波炸傷了耳膜。
聯軍統共隻要兩千發炮彈,五十門火炮均勻下來每門隻要四十發,如果遵循77mm火炮的最快射速5-6發每分鐘,大抵非常鐘就打完了,聯軍更多的時候是在挪動陣地,製止被對方的炮火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