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大小的一塊香膏,很快便燃儘了。清爽淡雅的香氣,的確令民氣曠神怡。太皇太後叫崔姑姑把香膏收在床榻邊的小架子上,留著平常利用。馮誕盯著崔姑姑的行動,瞥見她放好了那隻紫玉小盒,才接著說:“侄兒還去青岩寺看了妙mm,她身子好一些了,親手做了些素膳,要侄兒帶過來。”
馮妙怔了一怔,上前福身問好,中規中矩地叫了一聲“至公子”。
馮妙猜想是昌黎王府有人來了,跟著慧空往外走。過第一道廟門時,慧空還殷勤地幫她打起竹篾編成的簾子。馮妙笑著安然走過,內心暗嘲她這臉變得倒是快。
即便內心恨極了馮清的陰狠,馮妙聞聲馮誕的話,還是多少有些動容。說到底,他也不過是想極力護住mm全麵罷了。她的神情略微和緩了些,仍舊叫不出那一聲“大哥”,卻也不再固執地喊他“至公子”了:“甚麼時候回的平城?”
“明天賦方纔到,正都雅見父親照著你的手劄籌辦好了東西,我就來跑這一趟,”馮誕規複了那副公子哥兒慣有的神采,“我此次是特地返來向樂安公主下聘的,禮節上的事情辦完今後,還要回武周山去的。”他對樂安公主並冇有甚麼特彆的印象,隻記得她在宮宴上老是坐在最末席,精美的妝容把她的五官都遮住了。
太皇太後每樣都嚐了嚐了,俄然指著食盒上麵一層問:“這內裡是甚麼?”
“妙mm故意,給皇上也籌辦了兩樣點心,”馮誕翻開食盒上層,暴露基層一盤包子、一籠蒸餅,“妙mm說,這包子叫做七寶素包,用七種食材做餡兒,代表佛經中記錄的七種珍寶,茄子代表紫金、豆芽代剖明銀、香菇代表琉璃、蓴菜凍代表水晶、豆腐代表車渠、赤小豆代表珊瑚、蘿蔔代表虎魄。這蒸餅裡加了鹵汁和麪,吃起來也很有滋味。”
馮誕點頭苦笑:“你的性子還是跟小時候一樣……”他頓一頓,神情俄然變得當真:“不過,你信也好,不信也好,當初我並冇有效夙弟所寫的紙箋來害你。那紙箋是宮裡犒賞下來的,父親叫我把夙弟所寫的字帶給你看,我就帶來了。”
馮誕還是笑著承諾,親手提著食盒拜彆。馮妙倚靠在廟門上,心中暗想,但願食盒能順利送到拓跋宏手中,也但願內裡的奧妙不要被太皇太後發明。隻要拓跋宏未曾對她忘情,就必然能發明她通報的資訊。
空曠的大殿內,隻要皇太子依依呀呀的叫聲,時不時傳出來。可這老練的聲音也令太皇太後心煩,兩歲多的孩子,還說不出完整的話來,皇太子資質平淡,比皇上當年差得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