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飛揚自不以為六道惡滅是轉了性子,明顯,他們隻是為了製止涸澤而漁,免得將山下牧民都驚擾走,今後無民力可征用。
應飛揚道:“崑崙山有分歧門派,我不曉得此事,不過老丈無妨詳說一下,我也好替你探聽一下其他門派。”
姬瑤月笑道:“那和尚還說我燒得好呢,看你也冇開悟,不如我在你頭上再放一把火,燒了你的頭髮讓你六根清淨,或許能讓你參出些玄機。”
牧民們隻覺和尚的佛唱如金鐘大呂,令他們心有所悟,卻又說不出個清楚,不由想找那和尚問個明白,卻見和尚已帶著火衝到一處冰湖旁,隨後一個猛子紮了出來。
牧民們見應飛揚他們三人形貌辭吐都非比平常,隻把他們當作了崑崙山上的來客,而應飛揚則順勢道:“神人不敢當,老丈有何指教?”
和尚手捂著前麵回身就跑,邊跑邊唱道:“不修功德,不昧因果,焚香唸佛唱彌陀,咄咄咄!不如一把光亮火。敲爛金鑼,扯斷玉鎖,何時堪破見真我,咦咦咦!菩提樹下光屁股佛!”
“那天是來了兩名神人,穿黑邊白衣……”牧民娓娓道來,應飛揚這才曉得,這一族名為波依族,世代居於崑崙山下,一族不過百人,是崑崙山下諸多部落之一,部落本來祭奠崑崙山上的仙修,玄奘大師西行顛末此處,曾受波依族接待講法三日,後波依族就連佛法一併信了。
波依族半耕半牧,族地在崑崙山脈的一處穀地中,每當夏季積雪封山時便分開族地逐水草而息,開春後積雪溶解時再回返族地,在冰雪灌溉的地步中播種些高原作物。客歲夏季,卻有崑崙山上的神人來到部落,以上好的羊皮和絲綢為禮,禮聘族中青壯上山幫工,這等功德波依族自是應下,留青壯隨神人上山,其他族人便先遷徙了,現在開春重回族地,因春季播種需求人手,不然誤了本年收成,便想探聽那些青壯何時完工回族中。
但那人靠近以後,一眼就看到應飛揚三人的座狼,更是嚇得麵無赤色,幾乎從馬背上摔下,驚駭道:“狼!如何這邊也有?”
“下山?”應飛揚眉頭一皺疑問道。
“大和尚,且先彆急著喝采,看你前麵!”應飛揚看著伸展的火舌提示到。
牧民一臉茫然,“那是神人寓所,我們哪看得出甚麼非常?如何,我族小夥子的下落神人莫非不知情?”
卻見那和尚卻慘呼一聲,“哎呦,糟,佛爺的屁股!佛爺我如來金剛不毀身不怕這小小火苗,可這露著屁股成何體統?不成不成,和尚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