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步歸帶著管事給的那根玉簡,一大朝晨就趕往了淩秀峰。淩秀峰雖不在主峰之列,但間隔步歸地點的崑崙核心也是有不短的間隔。步歸併未練氣入體,術法皆不成修煉,連崑崙最根基的馭行術都發揮不出來,隻能靠兩條腿走去淩秀峰。也以是她一起行來,倒是並未遇見甚麼人,隻上空中有弟子不時的飛來飛去。本日去聽講的大多是煉氣期的弟子,然煉氣期弟子也分三六九等,雜役房的弟子多數都是練氣二三層,本日倒是冇有機遇來聽講的。本日參加的多是崑崙外門的弟子,也多為煉氣期修為,但他們多是練氣七八層,崑崙術法,勝利的引氣入體以後,便可修習馭行術。最根基的馭行術一階,可離空中3-5米;練氣五層,可修習馭行術二階,二階馭行術可飛離空中10-30米;練氣八層以後,修士普通都可本身煉物入體,溫養於丹田以後,成為本身的本命寶貝,出門之時,便可馭物飛翔,以是練氣八層以後,倒是很少有人再持續歇息馭行術了。然老祖宗既然締造出了馭行術,自有它奇特的處所,馭行術三階,可飛至千米高的天空;馭行術四階,可藉助萬物飛翔,飛離至空中萬米高空;馭行術五階,倒是隻要金丹修士的修為方可修習,傳聞五階以後的馭行術可輔以神通,隔空馭物;更有傳說,馭行術六階,可撕破時空裂縫,穿越時空。然步返來到崑崙一年,卻從未傳聞這片大陸上有達到馭行術六階,莫說六階,便是馭行術五階,都未曾聽人提起過。以是這些傳說,也就隻能是傳說了……
待到步歸趕到淩秀峰的時候,去聽講的修士已大部分都到了,靠近座台的好位置早已被占滿了。步歸這一年待在雜役房裡,並未去過彆的山頭,以是與一眾修士倒是並不熟悉,何況本日雜役房也隻來了她一人,以是她隻冷靜尋了個僻靜的位置坐下,溫馨等候峰主來臨講課。
巳時三刻,淩秀峰的大殿殿門緩緩拉開,伴隨鐘聲陣陣,隻見世人頭上的天空中一人踏劍飛翔而來,此人身著青色衣衫,頭上隻用一根木簪子隨便挽著,離地遠了,步歸併未看清他的樣貌,隻聽身邊有女修在竊保私語“此生如果能微風師叔結成雙修朋友,也算不枉來這人間走一趟了。”聽得此言,步歸雖不曉得女修口中的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