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起來和袁紹攻打太史慈鎮守的樂陵城差未幾的成果,但明顯,從討伐江賊到交戰黃巾、涼州叛軍、董卓,論起兵戈的經曆,全部大漢恐怕能夠比孫堅還多的,恐怕一雙手就能夠數的出來。可恰好,蔡瑁這邊一個都冇有。
昔日劉表和陶謙結合一同打擊袁術,本來覺得是拿下南陽的好機遇,誰想到孫堅的速率是那麼的快,一起急行軍,愣是在蔡瑁攻陷鄧縣之前趕了過來。
並且比起太史慈,孫堅另有一個更大的上風,那就是他的兵力。和劉備需求同時戍守三麵仇敵分歧,固然袁術同時需求麵對董卓、陶謙、劉表三方麵的仇敵,乃至另有臨時北上的兗州權勢。
自從成為劉表麾下以後,固然仰仗著護送劉表入荊的功績被拜為中郎將,但除此以外,他就再也冇能立下甚麼功績。並且在坐穩荊州牧以後,劉表更多倚重的也是蔡瑁、蒯良這些世家後輩,固然也冇有妒忌,但黃忠明顯有些不甘心。
而成果就是,在孫堅的戍守下,蔡瑁用儘了統統能夠想到,以及蒯良等人提出的攻城之法,乃至不吝兵力的強攻數次。可成果,麵對孫堅鎮守的鄧縣,終究都以失利告終。
再加上南陽人丁浩繁,處所充足,以是孫堅能夠很輕鬆的從南陽源源不竭的集結軍隊趕來聲援。這類環境下,就導致戰事開端變成兩邊相互比拚耗損,如此一來,才方纔執掌荊州一年的劉表,底子不成能耗得過有南陽作為後盾的孫堅。
不管是蔡瑁、黃忠、張允還是其彆人,他們曾經麵對過最強的敵手,也不過隻是打著黃巾賊名號的賊寇罷了。固然他們在汗青上,也均是能夠獨當一方的大將,但在現在這個時候麵對孫堅這類級彆的敵手,明顯還是有些力有不逮。
隻是,讓劉表冇有想到的是,在退回了襄陽城後,孫堅隻是修整了數天,就直接率軍南下度過漢水,殺奔襄陽而來。
荊州。
而現在的孫堅,明顯冇有其他的挑選,獨一打擊襄陽這麼一條路。
而董卓固然一向在三輔一帶集結軍隊,看似要出征的模樣,不過如果董卓真的籌算南下打擊南陽,也隻能走武關這條門路。而在那邊,孫堅早已經讓程普率軍鎮守了。
“諾!”
“主公,之前劉揚州借道前去揚州到差,想來現在已經入主揚州。部屬覺得,能夠派人請其出兵共討袁術。其與主公同為漢室宗親,並且那袁術野心昭然,想來劉揚州是不會回絕的。”聽到劉表的話,蒯良恭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