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嘩然,眾將眼中精芒如電,齊齊望向王脩。

那什長見王脩執意如此,畢竟是不敢方命,當即不再說話,悄悄翻開半扇城門讓王脩出去。

公孫白揮手止住郭嘉,心頭掠過一絲迷惑,倉猝呼喚體係,查詢王脩的屬性。

王脩神采微變,嘲笑道:“燕將軍擅自給王某戴的好大帽子。”

城門保衛什長驚道:“將軍要出城門?”

幾名精乾的哨探,快步向前,收繳了他的腰中的佩劍,又將他滿身搜颳了個遍,這才一邊派人回報主將,一邊將王脩押送往轅門而去。

幷州主簿,這不是呂布的繼任嗎?

袁譚神采大變:“如果失利則又如何?”

辛評點頭苦笑道:“現在我軍勢微,叔治投敵也在道理當中,何況叔治一貫機靈,很有策畫,故成敗應在五五之數。成則公孫白元氣大傷,一起潰敗,主公便可順勢突襲冀州境內,起碼可橫掃大半個冀州之地,氣力激增;如果叔治詐降失利了……”

映入他視線的是一個豐神如玉的少年,頭戴白玉冠,白袍銀甲,身披一襲火紅的豪傑氅,端坐在大帳正中,正似笑非笑的望著他。

虎帳當中,不管是本身的部曲,還是來使,隻需躬身施禮便可,像王脩如許納頭拜倒,還連續三拜的,的確是誇大了點。

不等那些保衛們反應過來,袁譚等人已然翻身上馬,直奔王脩,袁譚向前緊緊抓住王脩的雙手,微微帶著衝動,低聲道:“辛苦叔治了,此戰成敗,全在叔治徹夜之舉。”

公孫白眼中掠過一絲驚奇之色,神采不動,還是問道:“中間為何而來?”、

卻聽王脩激聲道:“王某非拜大將軍之名爵,而是拜橫掃北地外族,保衛北地漢人子民的大漢豪傑。大將軍破烏桓,逐鮮卑,平高句麗、扶餘等外族,救百萬漢人於水火當中,足當此禮。”

公孫白的神采變得凝重起來,沉聲問道:“我信你,隻是為何降我?”

一席話,慷慨激昂而又如泣如訴,令全場將領無不動容失容。

……

“匈奴胡夷,狼子野心,以擄掠搏鬥為樂,強搶漢民為榮。現在之幷州,北地滄涼,胡狄各處,漢家後輩或被搏鬥、或被奴役,漢家女子年父老殺,年青者被****。六合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複仇之憾。袁譚小兒,用數十萬百姓的性命換來戔戔數萬戰馬,其心可誅;中原群雄,攻戰比年,各為己利,豈在乎蒼存亡活?泱泱大漢,獨一能救百姓者,唯大將軍耳!末將王脩,願為幷州之北數十萬漢人生靈請命,請大將軍攻殺袁譚,揮師北上,擯除胡虜,複彼蒼白日,朗朗乾坤!”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