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烏夜啼(卷四)[第2頁/共3頁]

李憐玉道:“削髮人應與世無爭,三位上師怎對塵凡俗物這般眷戀?”

聲聞上人道:“曲大當家,請!”

李憐玉推開白思雨,道:“思雨,讓開。”

李憐玉見曲連峰遭到轉經筒射出的氣勁、骨笛傳出的音波滋擾,不能使出儘力。李憐玉忍痛發揮一招冰遊六合,支支冰針射向自發上人、蓮花上人。自發上人、蓮花上人趕緊躲閃。頓時,曲連峰落氛圍勁、音波掣肘,出掌速率大為加快,掌勁力道大為加強。

見蓮花上人握笛,白思雨想到方纔耳根刺痛的煎熬,不由揮劍砍向蓮花上人。蓮花上人骨笛吹起,白思雨頓覺頭暈腦脹,停下腳步。見此,李憐玉道:“思雨,平靜,緊握劍柄,使出寒沙沁雪。”

甄玥笑道:“這便是憐玉你常與我提起的豪氣少年?”

甄玥攙著李憐玉右手,道:“憐玉,接你飛鴿傳書,知你與思雨竄改線路,我便敏捷趕來。”

蓮花上人吹起骨笛,簌簌音波,層層迴旋。白思雨頓覺耳根刺痛,李憐玉雙手護住白思雨雙耳。

李憐玉忍痛扶起嶽飛。

李憐玉澹泊一笑,微微點頭。

曲連峰道:“無妨。本日楊夫人身材欠佳,打鬥之事,由我代庖。”

腰繫骨笛喇嘛道:“這般陰寒武功,貧僧之前從未見過,想必便是北海三絕之禦寒訣。”

甄玥右指輕觸李憐玉的脈搏,歎道:“憐玉,你內傷略微減輕,需加埋頭療養幾日。”

李憐玉道:“上師護國之情,憐玉感知深切,昔日憐玉夫君亦是如此。但《貞觀兵要》一書,憐玉定不會讓其流出大宋,其是我漢人之物。這等貴重秘寶,我豈會隨時帶於身邊?”

手持金剛杵喇嘛道:“江湖傳聞《貞觀兵要》一卷現於楊夫人之手,我等還請楊夫人恩賜。”

魁偉男人道:“我觀三位裝束,手持金剛杵的高僧想必是聲聞上人,手握轉經筒的高僧想必是自發上人,腰繫骨笛的高僧想必是蓮花上人。”

曲連峰左手推開聲聞上人雙肘,右掌猛擊聲聞上人左肩。聲聞上人忍痛撤步,右手收回嵌於屋柱的金剛杵。

這時,一魁偉男人輕功點地,飄進屋內,立於李憐玉身邊。李憐玉定睛一看,乃是之前本身與白思雨訴說之人。

李憐玉隻見喇嘛舞動轉經筒,一道氣勁劈麵而來。

二日以後,木船駛至巫山集。李憐玉走出船艙,瞥見兩岸青山之下,一片農家屋舍、繁忙闤闠、大劃子埠。浩繁俠客、商賈、藥農、漁夫會聚於此,好不熱烈。白思雨攙扶李憐玉走下木船,見甄玥已在船埠等待。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