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
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前望舒使前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茞!
屯餘車其千乘兮,齊玉軑而並馳。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
指九天覺得正兮,夫惟靈脩之故也。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荃不查餘當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荃不查餘當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彼堯、舜之廉潔兮,既遵道而得路。
吾令鳳鳥高漲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禦。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並迎。
唯草木之寥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曰傍晚覺得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並迎。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躊躇而猜疑。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樂。
吾令鴆為媒兮,鴆告餘以不好。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複修吾初服。
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餘乃下。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彼堯、舜之廉潔兮,既遵道而得路。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初既與餘成言兮,悔怨遁而有他。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覺得度。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雲察餘之善惡?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心躊躇而猜疑兮,欲自適而不成。
豈餘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平。”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忽馳驅之前後兮,及前王之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