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一聲斷喝從鏡子裡傳了出來:“大膽!甚麼人竟敢盜掘我的陵墓。”
“比乾被害後,紂王還要將其滿門抄斬,比乾的夫人陳氏當時身懷六甲,被憐憫比乾的兵士偷偷地放出來,在四周山林裡生下比乾的遺腹子。”
聞一鳴笑著點頭,看著條記裡詳細的註解,應當是大師的心得體味,對於風海軍來講,絕對是無價之寶。
“銅盤後背是一麵鏡子,傳說每年中秋月圓,用雞皮把鏡麵打磨光滑,對著月光看,就能看到比乾頭像,比乾在鏡子裡還能與內裡的人說話。也恰是因為這麵墓誌銘,比乾墓才被李朝孺盜劫。”
柳大通驚呼一聲,笑道:“先生,此次競寶大會我們的籌馬又多一筆!”
“墓葬被挖開,暴露棺槨,李朝孺早已忘懷對死人的驚駭,從速號令兵士將棺槨翻開。兵士們七手八腳就把比乾的棺槨撬開。經太長時候的細心尋覓,還真冇有孤負李朝孺的煞費苦心,真找到那塊傳說中的墓誌銘。”
“劉豫盜墓很有一套,小墓采取目前考古界常用的大揭頂,完整把墓刨出來。大墓則從陵台一側挖洞,撬開墓頂券石,縋繩而下。場麵熱烈,陵區內到處都是盜墓的兵士,跟考古冇有辨彆。”
“盤蛇琉璃小巧球!”
“真的假的?”
“投降金國,被攙扶當上偽天子的劉豫,纔是宋皇陵最大的千古罪人。他遷都汴京後,為滿足本身打劫珍寶的貪慾,假以淘沙之名,大肆毀掘四周陵墓。”
世人非常吃驚,封神榜都看過,忠心耿耿的比乾家喻戶曉,紛繁等候下文。
“李朝孺接過墓誌銘非常欣喜,埋藏2000年的墓誌銘,隻是鏡麵上蒙一層薄薄的灰塵。趕快拿出隨身帶來的雞皮,用勁兒把鏡麵擦得乾清乾淨。”
“傳說比乾墓有件希世珍寶,算得上是天下第一。那就是周武王派人專門為比乾墓鍛造的銅盤墓誌銘。”
聞一鳴看著三個大字,有些利誘,讓黑鳳上彀查質料,很快有答案,竟然是本風水書?
“然後名正言順地把銅盤墓誌銘收繳上來,並獻給宋徽宗,龍顏大悅,升官發財,最後寶貝跟著亡國不知所蹤。”
“某天從部下兵士手中獲得一隻水晶寶碗,愛不釋手,得知出自宋哲宗的永泰陵,號令親信惡棍劉從善前去掘陵取寶。”
“七竅小巧心的比乾?”
“不會吧?莫非是比乾的幽靈!”
最後從箱子裡拿出一本古籍,曆經千年竟然冇有涓滴破壞,隻是有些發黃,毫不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