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編年紀四十多歲,體格固然不算極其高大,但卻沉穩有力,一眼望去要比身有殘疾的湘東王更加的有嚴肅,傲視之間甚有王者氣勢。回到宮中後,他便望著趨行迎來的兒子蕭圓正沉聲問道。
“他若不肯……他為何不肯?你又有甚麼謀計!方今父子同謀大計,不成即死,外事尚未克定,又把詭計用在了手足身上1
明天便有一件大事產生,即就是之前曾經調派人馬勾搭內賊而入侵蜀中的西魏,竟然又調派使者前來。
“賊來犯我,本就是失義在先!今又以此刁難,羌奴當真不知廉恥。我即使國勢危難,豈能受此勒迫,且將魏使逐出……”
口中說著,蕭紀拿著那一封手劄登殿坐定,看到信外漆封上那西魏中外府的印記,他神采也不由得變得有些嚴厲,隻感覺西魏在這一時節遣使入蜀,不管目標究竟是甚麼,隻怕都不是一件功德。
蕭圓正見狀後便也趕緊拾起這封手劄細讀起來,在看完以後臉上一樣驚容難掩,旋即便小聲道:“這、這實在是匪夷所思!江陵之前還連連敗退,如何會……會不會魏人在用詐?”
蕭圓正聞言後連連點頭應是,旋即又不無可惜的說道:“隻是可惜了兒在郢州收聚的那上萬甲卒部曲,若仍留守彼境,可與王師東西夾攻江陵,天下斯須可定1
“但魏人卻言江南兵變早已經安定,王僧辯等業已光複建康,賊首侯景也已經授首……”
蕭圓正聞言後便趕緊點頭應是,不敢再多說甚麼,正待哈腰辭職,又聽到堂上蕭紀叮嚀道:“魏國的使者,速遣府中、內苑親信前去迎入,不準打仗外人!如若保密,一樣嚴懲1
但是合法他要將這手劄揉碎擲出時,視野卻偶然間掃見了信尾側行一些字眼,神情話語俱是一滯,半晌後才規複過來,皺眉細閱起來,旋即便神采大變,大聲呼喝道:“不成能、絕無能夠1 蕭圓正見到父親如此失態,心中也是大感詫異,忙不迭趨行案前,小聲道:“官家……”
七官一介冬烘文士罷了,又如何能彈壓巨惡頑賊。隻是盼望他能夠不失骨氣,江陵城破之日勇於死節,如此也不枉我東出平賊,為他報仇1
蕭紀也惡狠狠的沉聲說道,但旋即卻又皺起了眉頭,沉吟一番後又說道:“凡是事兼聽則明,特彆如此大事更加容不得半點忽視!你持我手令,先赴巴東,扣問你兄東麵究竟是何環境,他若不知,馬上遣員細細訪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