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顛末一番思慮,也更加體味到宇文泰為何先收物而不出兵,除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軍事考慮以外,也在於對鄉情的慢慢摸索。
實在他家所收油料遠不敷百斛,一者李泰之前蒐購太多,二者鄉土合作者不乏,到現在附近鄉裡麻油代價已經溢位兩倍不足。但隻要能夠逼迫李泰賣出儲貨,前後的投入也能夠拉平。
這些來訪鄉戶態度或是不儘不異,但卻有一點比較同一,那就是他們全都認定李泰囤積這麼多的油膏隻是為了高價拉攏,而不是為的本身捐輸謀官。
史敬聞言後便冷哼道,固然這苦肉計是兄弟兩人議定,但想到之前被兄長毆打嚎叫的丟臉模樣,他仍滿懷的不忿,內心已經將李泰暗恨起來。
可見邙山敗績固然給了宇文泰霸府極大打擊,但對其統治關中的聲望影響倒是不大,這些鄉裡豪強們多數還是對西魏政權持支撐態度。
七月初,大行台的輸賞格正式公佈,一時候拜訪李泰莊園的鄉土大戶更加主動。他們有的主動抬價報價,有的則軟中帶硬的威脅,態度各不不異。
“縣尉公然奇謀,讓我大開眼界。我也不瞞你,之前出價最高者,已經溢價倍餘,縣尉卻要平價來買,這讓我如何能夠接管?”
關乎家業出息,史敬也不敢怠慢,沉吟道:“他不是說所儲才隻三百多斛,仍然不敷輸賞格數。那我們一邊與他談判,一邊搜訪鄉裡民家餘貨,讓其他家無油可買,即便獲得那小子手中巨貨也不夠數,誰又會笨拙的高價去買?撒貨鄉裡,好歹還能積累一些鄉聲,總也好過肥給那本土客!”
史恭眼神閃動,一臉深思神采,沉吟道:“三分真、七分假罷。他家聲資望深厚,又與強臣大將和睦,偶然督統鄉兵應當是真,其他的約莫都不儘實。”
史恭一邊恨恨說道,一邊又策畫彆計:“我先去京兆本家拜訪一趟,若本家積儲不足,便先勻借一批其他物料先作輸官,務必確保本縣鄉團都督不落旁人之手!”
李泰淺笑著說道:“此縣都督勢位歸誰,我並不在乎。即便縣尉擁得,也隻道恭喜。唯獨此前商定秋後胡麻給量,升鬥不成缺失!”
二桃殺三士,古來有之。鄉土之間的合作,或許不像爭霸天下那樣波瀾壯闊、烽火紛飛,但各自胸懷裡的波折也是滿滿鐺鐺,內捲起來六親不認。
他們如果真的能夠摒棄嫌隙、密切無間,彆說戔戔幾個郡縣鄉團首級的位置,隻怕就連宇文泰這些北鎮武人們都在關西站不穩!就連之前的五胡亂華,那也崛起一個、摁死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