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秘書長的發起獲得了黎總統的支撐,但引發了國務院那邊狠惡的反對,他們以為這個草案就是“總統爭權”,是用總統製來替代內閣製,這如何使得?段祺瑞身為內閣總理,當然不能對這事坐視不睬,他隨後便告假不出,以此來向黎元洪施加壓力。
最後,黎元洪隻好把北洋係的大佬徐世昌給請出來,但願他來調劑這個膠葛。徐世昌是個老官僚,見多識廣,他一眼就看出了此中的題目地點。因而,徐世昌提出一個計劃,那就是將孫洪伊和徐樹錚同時奪職,原總統府的秘書長張國淦出任國務院的秘書長。張國淦與府院之間的乾係都不錯,由他出任國務院秘書長的話,兩邊的相同就相對好很多了。
段祺瑞任國務總理,便讓徐樹錚任國務院秘書長。
老孫是直隸人,年紀比小徐大十歲,那裡看得慣小徐這個放肆勁。兩人的rì常吵嘴就不消說了,這裡說幾次大的牴觸。第一次牴觸是徐樹錚私行以國務院的名義公佈調令、命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四省軍隊會剿護法軍李烈鈞部的事情引發。本來這事已經在國務集會上會商過,決定是去電調劑,而小徐卻擅自擬了一個討伐的號令拿給黎總統蓋印,成果被回絕了。小徐一怒之下竟然私行以國務院的名義將討伐之令收回,成果引發其他內閣成員的一片嘩然,孫洪伊劈麵指責小徐違法越權,而小徐也不甘逞強,兩人就此結下梁子。
黎總統也壓服不了他,這下事情鬨僵了。一方麵,如果不把孫洪伊趕出內閣的話,段總理的麵子冇處所放,今後也就冇了威望;另一方麵,孫總長對峙本身冇有錯,主動辭職就是失卻品德。兩邊都不肯讓步,把黎總統夾在中間,擺佈難堪,束手無策。
緊接著,在8月下旬的時候,眾議院將湖南議員提出的一個議案轉給了國務院,此中對現任福建省長的胡瑞霖提出查辦要求,來由是其在任湖南財務廳長時有貪汙等劣跡。胡瑞霖是皖係的人,徐樹錚接到議案後私行以國務院的名義為胡瑞霖辯白,並將議案采納。
被這麼一鬨,老段也感覺這事做得荒唐,隨即命小徐將谘文追回,徐樹錚大要上承諾,實際上卻不了了之。由此,孫洪伊又和老段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