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和軍法司一樣,直屬於兵部。
密查敵情,刺殺官員將領,激發吐蕃內鬨等等,隻要順手,他們這些人甚麼都乾的出來。
而阿史那大奈和阿史那同俄領兵南下,則更像是滅國之戰,在雅隆河穀地區,大戰數場,殺敵無算,擄掠極眾,幾近是把東邊窮結地區的白犛牛部給屠了。
求生欲暢旺的不得了。
這明顯是執掌軍情司的張亮,謝政,劉朝宗等人的邀功之舉,回到長安,把輿圖往上一獻,軍情司的功績就又會多上一件。
換句實在話就是,裡子有了,把麵子也要做好,敘功之時大師的功績就會更大一些。
嗯,唐軍將領們孔殷之間也想不到太多,掃尾的時候略顯倉促,給人一種未儘餘功的感受。
隻是途中出了岔子,那二十多個從唐國來的販子俄然冒了出來,還帶著些亂七八糟的各色人等,一陣混戰過後,“唐國販子”們喝彩了起來,有人喜笑容開的將棄宗弄讚的人頭高高舉起。
但因為他們的職責特彆,又有些獨立性,晉升幾近都在軍情司內部履行,和內裡那些人靠著軍功,政績得以升遷是不一樣的。
…………
在接管了一係列屈辱前提以後,隻要求阿史那大奈能夠包管六犛牛部部眾還能餬口在他們世代居住的地盤上,將來不會遭到蘇毗和香雄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