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希夷持續安插對英荷艦隊作戰的力量,“北海艦隊的擺設需求提早到位,考慮到英國的氣力,我們有需求臨時將本土艦隊和大西洋艦隊的主力加強到北海艦隊中去。這將包含1艘夏威夷級戰列艦、2艘定遠級巡洋艦、6艘平海級巡洋艦、2艘溫哥華級巡洋艦以及6艘自在風、4艘暴雨級和2艘驚雷級保護艦。”
白南想了想,並不是特彆看好,道:“愛爾蘭也算是英國的核心好處了,如果我們擺出要打擊愛爾蘭島的模樣,英國人恐怕會狗急跳牆,從印度大艦隊和地中海艦隊抽調兵力防備愛爾蘭,而保持他們本土艦隊現在這個作戰範圍。”(未完待續。)
想到這裡白南也有點蛋疼,此次出招是因應英國人拉攏清國給大唐下絆子,也是為了均衡歐洲現在的局勢,給德國和法國減輕壓力。但是跳出來得有點快,也太俄然,法國這邊感覺本身吃定了大唐,以是弄不出甚麼好處來。亡羊補牢,大唐當局決定能夠向法國供應一筆戰役存款,但是前提是攻略荷蘭的首要好處由大唐獲得。
即便是段青充滿勇氣,也不會用四艘戰艦去對於英荷艦隊。他一麵戍衛唐軍空中軍隊臨時停靠在法國加來一帶,一麵向海內要求援助。
鄧希夷還是一以貫之的冷酷,他說道:“這實在是戰前就預感到的環境,既然參戰了,就不成能僅抱著經驗英國人一下如許老練的設法,隻要仇敵呈現在我們麵前,我們就將其打倒。”
鄧希夷說道:“固然我們不想大打,但是我們的仇敵們卻不肯意等閒地束手就擒呢。英吉利海峽一戰,英軍七艘戰艦被我們擊沉六艘,另有一艘被我們俘獲,戰死和失落超越1200人,我們也俘虜了六百多人。皇家水兵當然受了重創,但是仍舊還是比較果斷地在停止海疆防衛,此次他們糾結荷蘭人,恪守東海峽海疆,就是禁止我們實現計謀企圖,不讓我們在荷蘭登岸。”
在接到段青的求援資訊後,水兵司令部做出決定,當即向北海艦隊方向停止力量加強。在水兵司令部的集會室中,幾個參謀正在龐大的沙盤中間指導著,為總統白南講授戰役停頓的環境。
白南雙手交叉,坐在那邊,帶著一點苦笑說道:“終究還是要打成海上大決鬥嗎?水兵這是早有預謀了吧。”
當然,荷蘭的局麵仍舊非常嚴峻。德軍的西部方麵軍2.2萬人,法國北方軍團兵力多達7萬人(大多是菜鳥誌願兵),另有零散的比利時軍隊4000人。近十萬的敵軍對荷蘭構成了龐大的壓迫感。而如果唐軍放棄登岸作戰的打算,從敦刻爾克上陸,那麼攻打荷蘭的軍隊總數就會增加到1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