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時,劉南潯和宋忠橋也被叫到。兩人趕緊進入阿誰指定的辦公室中,開門一見,劉南潯一喜,趕緊拱手作揖道:“哎呀,馮大人,真是太巧了,馮大人還記得鄙人嗎?”
宋忠橋也歎道:“大人說的是,這段光陰江南糧價跌了很多,因為大唐的糧食出去了,本地的糧食就冇法賣上代價。長此以往,恐怕鄉間耕織之家,都是要完。雖說種田織布,純真是供應自用,現在哪另有那麼純真的家庭了。還不都得買些東西。這糧食和土布賣不出去了,大師這日子就難過了。”
馮紹之笑道:“這個也簡樸,提及來這段時候,唐布是最好賣的東西呢。”
馮紹之也是來到上海以後,打仗了諸多的大唐冊本和實際,纔看清了這些東西,此時自嘲地笑笑:“說多了,二位專顧著發財便好了。宋老闆,在上海大唐有八家紡織公司,有做毛紡、棉紡和麻紡的,另有做皮革成品的皮革公司。你如有興趣,大能夠上門去瞧,這些公司都是敞開門做買賣,看中了甚麼布匹,直接下單訂購就好,如果有甚麼特彆的款式需求,也能夠跟這些公司提。代價上嘛,恐怕不會比你的那些合作敵手們更便宜。這事兒倒也不必然,如果宋老闆走貨的量夠大,並且建立起了耐久的合作,說不定也是能拿到一些扣頭的。”
劉南潯一陣千恩萬謝,馮紹之擺擺手,又問道:“這位宋先生是布商吧?你有甚麼停業是我能幫手的呢?”
宋忠橋也趕快拱手作揖,馮紹之讓二人坐下,問道:“二位要喝茶麼?”
宋忠橋有些愣,“那馮大人又如何來到了上海?”
說著馮紹之從抽屜裡翻出了一些紡織公司的質料,道:“直接去就好,他們有專人歡迎你們如許的客商的。”
馮紹之拿起桌上的電話,查了查電話簿,然後撥號。大唐的電話通訊業也有著高起點,從電話被“發明”後,根基上就冇用過野生接線員,而是利用的步進式機器電話互換機,以是直接撥號接通,而不是需求奉告接線員將電話接到那裡。
馮紹之道:“前次你不是拿到了幾個食品公司的聯絡體例了嗎,要進貨直接尋他們就好啊,找我來,還是有彆的甚麼事吧。”
馮紹之也無避諱,說道:“祖上曾經運營鹽業,不~,過到我這一代,也冇有甚麼進步了。這上海乃是欣欣茂發之地,馮某心神馳之,纔來上海遊曆,也是幸運,這才於上海當局任官。好啦,我這身上的事情冇甚麼好提的,二位來此還是要給二位辦事的,說說吧,劉老闆和宋老闆籌辦在哪些行業大乾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