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冇人反對這東西,比如極度實際主義者白南。白南以為,你丫陸軍要火力援助,能夠投資搞轟炸機,歸正現在大唐航空業生長很敏捷。或者直接搞一些淺水重炮艦之類的東西,這個纔是真正用來在近岸轟擊陸上仇敵的兵器。造價不算太高,並且保持起來也簡樸省錢。
焦強看著已經成為火海的日本都會,捏著本身已經有點圓潤的下巴,說道:“打起來有點不爽啊。”
也因為這個,水兵本來被縮減到底的軍費又漲了起來,歸正國政院也向來冇差過錢。因而鄧希夷又加訂了四艘平海級巡洋艦,其203毫米重炮是能比較快速供應空中軍隊的援助火力。並且長灘船廠也成心藉此實驗兵艦的分段製造。除此以外,大部分的經費都扔在了涿鹿級的研發上麵。
用他的熟諳來講,這幫人今後生出來的崽子,也會侵犯神州大地。當然不太瞭解科幻悖論的他,彷彿熟諳不到嚴峻竄改的汗青必定不成能有甚麼讓這群日本人闡揚的餘地了。
焦強說道:“你曉得麼,我們水兵肯定了6艘巡洋艦和20艘保護艦的團體主戰艦艇體例,水兵內部對此還是很對勁的。不過陸軍那邊卻不肯意了,奇葩的是陸軍不是嫌我們造了太多船,侵犯了他們太多軍費,而是說我們水兵不作為、冇有大誌壯誌。陸軍需求水兵供應更加強力的近岸火力援助,他們本身就貧乏重炮,以是水兵203毫米的艦炮對他們來講的確是神物。而以水兵現有的艦艇,自在風的火力很淡薄,兩門130毫米的主炮固然不錯,但一艘船就兩門,至於76炮用於陸戰援助那根基上就是撓個癢癢。以是陸軍但願我們水兵具有更多設備203毫米重炮的船。”
焦強思慮了一番,以為讓仇敵驚駭的最好體例,就是毀掉這座都會。固然他帶領的兩艘保護艦一共也就是幾百發的彈藥,不過他籌算將每一發彈藥都用到刀刃上。
兩條保護艦開入此中,炮口正對著海岸。癡鈍的日本人底子冇有甚麼應對,大多數的人隻是張著嘴巴,在岸上看著這兩艘“大船”發楞。這裡的人九成都冇有傳聞過天下上另有個國度叫做唐國,不曉得鄰近的清國已經被唐軍打敗。並且自德川幕府揭幕以來,幕府下了嚴格的鎖國令。實際上朝鮮和日本的鎖國令都比清朝的鎖國和禁海更加嚴苛。德川幕府乃至規定,整日本不準製作大於500石的大船。當然實際上近似的要求在辮子朝也是有的,這也是為甚麼清朝的造船技術式微,乃至還不如明朝造船技術強的首要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