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南又拿出了另一張清單,唸叨:“我們祁連山號上也帶著維和營的兵器,九五式步槍1000支,05式微衝300支,88式偷襲槍20支,10式反東西偷襲槍6支、通用機槍20支、班用機槍60支、火箭筒40具、反坦克導彈40具、6x6步戰車20輛、猛士車40輛、卡車16輛。”
“嗯,我實在也想發起的。臨時我們處在殖民點的草創階段,物質緊缺,並且另有各種百般的弊端和題目,是不成能一步走到像我們阿誰期間那種都會形狀的,我還是建議,我們效仿之前的形式,蓋個人宿舍、搞大食堂,如許最起碼在食品之類的首要物質上,能夠實現相對公允的配給,比及我們的物質開端豐富以後,然後逐步放開,讓大師能夠停止更加自主的餬口,比如為家庭供應室第,開放市場甚麼的。”
趙大嶺笑了:“如許好,把這件事情記錄一下,作為我們接下來扶植殖民點優先生長的項目之一。”
白南搖點頭:“就像趙司令說的一樣,如何我們都要儲存下去。”
這一點上,明朝眾又強過了民國眾。因為明朝眾是完整的下西洋艦隊,而民國眾倒是來自分歧處所,有著不稱身份和職業的人們,就算是那些國府軍兵士,也來自分歧的建製和故鄉地區,更首要的是他們之前麵對軍事得勝,已經是士氣重損,現在出了這麼一檔子詭異事,更加混亂。
白南持續說著本身的建議,道:“實在我的設法實際上就是一個變種的群眾公社軌製,大師一同餬口、一同出產,隻不過現在我們需求處置的事情變得很多,不但要耕作養殖獲得食品,並且另有停止產業出產獲得需求的出產質料,編練新的軍隊庇護殖民點。停止統計事情的一個首要啟事就是,當我們肯定了人丁和相乾才氣以後,能夠將分歧的職員分派到分歧的事情中去,有人耕作、有人修屋子、有人采礦、有人教書治病,一個有機的社會形狀纔會穩定出來。”
一個仍舊行之有效的軍事構造體係,完整的上下級乾係,使得此中的每一小我,都像一個緊密的零部件,被動並且機器地跟從著統統人運轉。他們每小我或許是茫然並且惶恐的,但是當這些個彆被集合在一起的時候,卻又穩定而富有目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