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翁笑道:“道長,我每來打柴一回,你就要講‘有為修道’,我們都跟你修道,豈不都要做羽士了。”他跟司馬承禎瞭解多年,就如厚交兄弟普通,是故直言不諱。
司馬承禎道:“他將本身的罪過與這經世治國的大理來混為一談。也實在叫人苦笑不得。”
ps:讀者們,大師好,作者也想更快一點,但是作者寫的太慢了,偶然候一個小時就糾結於一句話,翻來覆去的寫,達不到內心預期又不會往下寫。作者寫不快,但毫不寫無聊湊字數的東西,但願你們能多多包涵我,感謝了。
世人見司馬承禎的言辭句句很有哲理,對司馬承禎更增畏敬。王元寶心道:“司馬道長如此賅博學問,竟在這山中放牛,都說我大唐賢君名臣,為何司馬道長就不出山報效朝廷了。”轉念一想,道:“是了,司馬道長一個方外修道真人,如何會拜朝入官了!”
羅青山年青力壯,本不畏存亡,但聽司馬承禎說這是“武功自當漸進”的法門,心下甚喜,從速道:“多謝真人見教,鄙人受益了。”
羅青山、蘇元才均想:“司馬承禎的這平生武功,武林當中是無人能及了,想他一百八十二的年紀,還活的這麼利利索索,如何不讓人佩服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