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翁笑道:“道長,我每來打柴一回,你就要講‘有為修道’,我們都跟你修道,豈不都要做羽士了。”他跟司馬承禎瞭解多年,就如厚交兄弟普通,是故直言不諱。
羅青山、蘇元才均想:“司馬承禎的這平生武功,武林當中是無人能及了,想他一百八十二的年紀,還活的這麼利利索索,如何不讓人佩服了?”(未完待續)
ps:讀者們,大師好,作者也想更快一點,但是作者寫的太慢了,偶然候一個小時就糾結於一句話,翻來覆去的寫,達不到內心預期又不會往下寫。作者寫不快,但毫不寫無聊湊字數的東西,但願你們能多多包涵我,感謝了。
鶴翁早已按捺不住,盛了一碗吃了起來,邊吃邊笑道:“道長有了這個‘剛陽指火’,燒飯倒是便利,連柴也不消砍了,甚麼時候傳授給我,我也就不消打柴了。”
鶴翁不解,踏步向前,道:“道長,人家好學苦練,這能有甚麼錯?試問古往今來,囊螢映雪、鑿壁偷光、聞雞起舞,這些個大人物誰不是勤修苦練的?”鶴翁常常在露台山來砍柴,和司馬承禎熟悉,他對司馬承禎的身份、職位毫不覺得異,是以是直言不諱。
在場諸人除了鶴翁、司馬承禎以外,都是親曆過那一回性命案子的。司乘法既提及這樁事,世人也都豎起耳朵,想聽司馬承禎到底如何對待。要知當初趙昭也是聽了司馬承禎講道,才科學道家有為之境的。
這時,隻見餐盤中的火越燃越旺。司馬承禎微微一頓,持續道:“這飯頓時就要好了。”世人皆儘悚然,餐盤中大火熊熊,並未烹煮任何甘旨,為何司馬承禎說飯就要好了。
司乘法聽司馬承禎說是偶然之間參悟“剛陽指火”,一陣戀慕,朗聲道:“葛洪老前輩豪傑了得,以大聰明初創‘剛陽指火’,長輩自是望洋興歎,心中尊崇。但長輩對司馬前輩的‘有為’二字還是有所迷惑,請望前輩指教?”司馬承禎道:“司施主故意道法,但說無妨?”
司乘法好生佩服,心道:“難怪羅大哥武功高強,這背後的汗水又有多少人知了,他如此發奮用心,天然該當萬騎軍一列。”
司馬承禎這一通話,羅青山隻聽得汗水涔涔而下,心下發急不已,道:“恰是!如真人所言,鄙人的陽陵泉、三陰交二穴邇來確切疼痛!還求真人點撥!”司馬承禎點了點頭,道:“你陽剛一派的工夫練得過量,身材不免就會多戾氣,貧道瞧著你殺氣沖天,爭強好鬥之心甚烈,看模樣已是到了關隘了。你若想理療,當棄好鬥之心,有為修道,重視身心保健,如水環山,似風帶雲,以柔克剛,以氣修身,如此方能治下大病,武功自當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