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教已經輸了一局,如果連廣成子都落敗了,闡教將會顏麵掃地,完整與論道大會無緣了。在這類環境下,元始天尊即便再氣憤,都不好脫手打斷墨羽。
墨羽不知世人的設法,他隻曉得本身修為獲得衝破,內心感到一陣欣喜:“想不到闡述佛法精要,竟然讓我的修為小幅度晉升,實在是不測之喜!”
如果冇聽明白,那就再講一遍,如果聽明白了,就考校你一下。不管是哪種環境,廣成子終究都會落敗,在這類環境下,他敢不認輸嗎?
廣成子的心中感到非常憋屈,他還冇如何和墨羽論道,就被對方逼迫的不得不認輸,如果他不認輸,墨羽就會一向闡述佛法。既然你問起甚麼是佛,總得闡述清楚吧,那就將西方佛法重新到尾講一遍。
多寶道人固然處於金仙層次,對大羅金仙之道也不體味,但並無毛病他拿出來考校墨羽。
凡是佛光普照之處,一座座虛幻的婆娑塔聳峙而起,山川大地化為佛國淨土,浩大梵音禪唱之聲,響徹全部崑崙山。
“素聞西方有八百傍門佛法,敢問墨羽道友,何為佛?”廣成子微微點頭表示迴應,率先發莫非,墨羽以闡之大道刁難玉鼎真人,是以他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扣問前者何為佛,隻要墨羽闡述的佛法當中,包含一絲縫隙,他都會加以抨擊,讓對方無地自容。
下一刻,文殊等眾闡教弟子緩緩醒來,他們腦海中卻多出諸多佛經,並且有種揮之不去的感受。
一旁的太清賢人暗自點頭道:“西方教有備而來,加上廣成子被墨羽搞得心浮氣躁,闡教此次落敗也是警省爾等,要謹慎防備西方。”
要曉得,崑崙山是東方祖脈,四周山嶽峰巒間有無數生靈,如果這些生靈聆聽到佛法,說不定很有能夠會皈依西方。再者說,崑崙山傳出佛法,這件事情如果鼓吹出去,必將會讓三清顏麵大損。
接引和準提兩人一向為昌隆西方而儘力,但每次都被三清禁止,乃至連在東方大陸傳法都難以做到。現在墨羽直接在崑崙山傳法,如此豪舉是準提和接引從未想到過的。
現在,墨羽便是給了他們這個機遇,能夠比較佛法和道法的差異,即便冇法讓世人當場皈依西方,但起碼也能留下隱患,為今後皈依佛門做籌辦。
墨羽直接扣問有為之道,頓時讓世人有種熟諳感,他們可不會健忘,墨羽與玉鼎論道時就用過近似的伎倆,幾乎讓闡教世人道心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