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機會已過,她亡了命,不再顧及任何戰術,隻想對靈童兵一陣亂戰,單憑人數,都要賽過他們,讓他們來不及撒紅米。
她察看靈童兵,又半猜半肯定地彌補號令:“全部鋼魂兵聽令,護住氣門,不要讓仇敵有可乘之機!至於靈童兵,他們都是由竹子重生,竹子的死穴在腰部,相稱於竹節,你們要對準他們的腰砍!”
惠秋身經百戰,所言不虛,看看靈童兵的路數,就找出了他們的缺點,這一指導,對鋼魂兵們可大有效處。
鬼兵與鋼魂兵就要正麵開戰,靈宣洛抓緊最後機會,向惠秋勸降。
他之以是這麼做,是因想起了修煉懸悲訣時,枯朽道長那番關於心有大道者,該如何正邪相容的教誨:天下之事,有正亦有邪,至寬解界,指的是容正亦容邪。
但是可惜的是,他一再苦心規勸,惠秋也是不撞南牆不轉頭,甘願斷送部下的鬼兵,也要與他頑抗到底。
惠秋平生作歹多端,和雲清一樣,手上已血債累累。另有她對曦穆彤犯下的罪,哪怕被他用蛟虯劍捅一百個洞穴,也不敷以了償。
不過剛鐵下心要取勝,她就聽到他對靈童兵下的號令。那哪是命令?底子就是在向她請願,好叫她曉得,鋼魂兵氣門的奧妙已被公開,她所帶領的,再也不是不死之師!
靈童兵來自竹樹,致命死穴確在腰間,輕插一刀,人就會被分為兩段,無需補刀,便已斃命。
實在氣門,一向就是鋼魂兵的命脈,也是他們最引覺得傲的奧妙。隻因無人曉得,他們就始終是疆場上的勝者。但是現在,他們已冇有奧妙。
可他是靈宣洛,負擔庇護天下百姓的重擔,不能用一己私仇,矇蔽雙眼。疆場上,如勸得如許的惡魔放下屠刀,棄暗投明,豈不是為人間做下一件功德?冰棺中的師祖姑姑如果曉得,定也會同意他的做法。
就算有那本領高強的,連殺兩輪後也暈頭轉向,不得不想:我剛殺死他,他如何又冒出來了?
這打擊實在可駭,她接受不住,差點墮馬。
不過有一個上風,是惠秋所忽視的,就是他們那千篇一概的麵孔。
鋼魂兵斬殺靈童兵,砍來砍去,都彷彿在砍同一人,剛開戰時還好,時候一長,就完整找不著北了。
但兩軍交兵,已如箭在弦上,再也收不返來。她來不及多想,隻好身不由己地向六千鋼魂兵揮命令旗,命他們一起上。
愣神間,敵手已能將他定住,一刀戳進氣門,讓他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