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阿嬤口中得知,明天是鎮上的大集,家裡缺甚麼,能夠明天一早,做牛大爺的牛車,到鎮上買些必須品,這牛車來回也隻需兩文錢的拉腳費,還算合算。

想起方纔來送雞仔的劉阿嬤,安陽從原主影象中得知,這劉阿嬤家與自家乾係確切情同家人,好得不得了,和原主家做了多年鄰居,在原主阿爹阿嬤歸天以後,更是對原主照顧有加。劉阿嬤的男人也姓劉,叫劉強,是村裡侍弄莊稼的妙手。內斂沉穩,不愛說話,是個實在人。劉阿嬤則在野生了一些雞,在村裡賣些雞苗,以補助家用。劉阿嬤的大兒子劉仁,與安陽同歲,是原主的好兄弟。

“安小子,這是要去鎮上乾嗎?”

安陽買好以後,看了看天氣,也不早了,在街上花了三文錢買了三個燒餅,放進揹簍,趕到牛車,跟著晃閒逛悠回了家。

劉阿嬤歎了口氣,“你小子長大了,脾氣還是這麼倔,行,阿嬤呀收著這錢就是,有甚麼難事,必然要奉告阿嬤,阿嬤給你想體例。”

好不輕易到了鎮上,安陽從速下了車。環顧著四周,循著影象找到了原主賣野物山珍的酒樓,將揹簍裡的蘑菇賣與酒家,因著數量很多,得了五十文錢。揹著空揹簍,安陽進了百姓雜貨鋪,買了些醋,醬油,又發明鋪子裡竟有麻椒,大喜過望,趕快買了些,白糖雖說有些貴,可總要買些備用。零零散散買了很多調料,掌櫃的笑的合不攏嘴。又買了些麪粉,彆說,這精麵貴的不得了,買了五斤,花了一百二十文。零零散散,共破鈔一百八十五文,抹了零頭,付了一百八十文,荷包一下就癟了。

“安小子,不是你前陣子就奉告你劉阿嬤,有好的雞苗子給你留著,這不,阿嬤給你送過來了。”

安陽倉猝解釋“阿嬤,恰是因為我們親如家人,小子纔給您這錢。親兄弟明算賬,您家也不敷裕,小子不能因著兩家的交誼,昧著知己做事,占您的便宜,何況您體味小子的脾氣,您今兒如果不收這錢,那我也不會留下這些雞仔。”

從菜園子裡摘了四個茄子,去皮,放進碗中,放入鍋裡蒸熟,把蒜剝好搗爛,丟進碗裡,在鍋中放入少量油,插手前兩天在山中找到的野山椒,爆香,趁熱倒進茄子中,放少量鹽,這道蒸茄泥算是做好了。因著家裡冇有麪粉,做不了麪食,隻得又蒸了一頓糙米飯,就著香噴噴的茄泥還算不錯。不過總吃糙米飯也不是個事兒,再說安陽是個地隧道道的北方人,還是愛吃麪食多一點。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