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科配與和買的代價與時價齊等呢?那麼賣東不是賣,賣西不是賣?到時候百姓與販子自發地就將這些商貨送到官府來了。那麼何需求團行存在,直接打消就是了。
為甚麼朝廷明知團行之害,卻默視了它的存在,無外乎就是為了利於科配與和買。但是為甚麼非得團行去籌辦,無外乎就是科配與和買的代價遠低於時價,這是變相地在加稅。
至於淺顯百姓,他一樣也當作了芻狗。
並且王巨很謙善,他將各戶財產覈定後,發放到各戶手中,如果覈定弊端,或者財產有所變動,就象祖陽,本來在戶薄上隻是三等戶,現在成了一等上戶。隻要各戶以為官府不公,那麼王巨當即派出胥吏盤問,重新校訂。
但當真如此。
不過嫁給了王巨,又到了都城,才曉得實際幾萬貫,對於中原那些有錢的大財主們,也一定算甚麼。
“哥,你真笨哪,種世衡在青澗城做了甚麼?”
“誰啊?”
為甚麼說這話呢,竹紙沾到了讀書人,沾到了教誨,是以竹紙作坊一向將利潤看得比較輕,走的是量,而非是高利潤。
一下子就將王安石置入兩難之地。(未完待續……)I1292
以及其他的一些貴重質料,乃至有的質料都不能公佈天下的。
本來則交給了西府,至於文彥博是保管起來,還是放火燒掉,王巨則不管了,隻是走了一下法度罷了。
王巨從這些質料裡抽出此中三四份質料,遞到李貞手中,道:“舅哥,你看一看。如果變賣煙花作坊契股後,還不足下的錢,你們十戶就商討著,投放到這內裡吧。”
這纔是一隻會下金蛋的超等母雞。
與李貞估測得差未幾,售得了近一百二十萬貫,一百萬貫持續發放下去嘉獎將士、撫卹義士家眷了。餘下的,讓十戶家主悄悄帶到了泉州。
隻要王安石派人接管了,這個與民爭利的大帽子就扣死的了。
“不錯,種世衡也做過近似的行動。”李貞俄然覺悟。
“賣掉吧。然後你們拿出一百萬貫,當即披髮到將士與義士家眷手中。至於你們的喪失,我會拿出蔗糖作坊的一半契股,給你們十家賠償。當然,這必定不敷的。不過我另有一個賠償。”
“你們不懂……”
泉州是一個好處所,全部福建路,一建二福三泉,建州有建茶與銅坑,福州有一塊很大的沖積平原,泉州首要就是市舶司。特彆在南宋時,泉州很馳名譽。但那是在南宋,現在職位仍比不上建州與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