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宗天子一時沉吟不語,又轉向林夢溪問道:“依林先生所言,何故肯定蒙古南下攻我大宋的野心?”林夢溪彷彿早已想好了說辭,頓時回道:“蒙古乃頓時遊牧民族,生於馬背,善於馬背,亡於馬背,在北方苦寒之地幾十代,現在正值兵強馬壯,各部同一,攜西征之餘勇,野心必然不小,江南乃富庶之地,蒙人又怎會不垂涎三尺?”
理宗向李誌常問道:“長春真人隨蒙古西征數年,可知蒙古是否真成心攻我大宋?”
理宗會心,又與幾人體味了一些環境,便籌辦起駕回宮了。臨走前,又對李響道:“李愛卿,為皇後和公主畫像的事,便安排在明日吧。”
李誌常道:“承蒙李公子厚愛,貧道明日便要返回北方,那邊另有一次道學集會,是以貧道還須得早日歸去。”
第二天一早,宮裡來人接走了李響,呂詩雅也自行回臨安呂家去探親了!但不管如何,明天呂詩雅能插手辯理大會,也是沾了李響的光。
李誌常聽得一愣,忽又哈哈大笑,拍掌道:“好!好!才子才子,才子配才子。貧道常日愛好吟詩作對,方纔看了此畫,靈機一動,寫了小詩,就送給李兄弟吧。”說著,拿出一張紙遞給李響,李響接過一看,隻見上麵遊龍走鳳地寫了數行狂草,他也看不懂,但還是裝模作樣地看了一會,連聲道:“好詩,好詩,多謝李道長了。”心中卻想,這李道長未曾見他動筆,又怎會如此迅地寫好一詩呢?但看這墨跡倒是極新,明顯是方纔寫好不久。
李響心道,這李誌常彷彿是本來的金國人,當然長春真人丘處機也是,金國被滅後,那長春真人和李誌常也成為蒙古國的上賓。
理宗聽了一驚,這話與幾天前李響所講如出一轍,他不露聲色,點了點頭,轉向李響,暴露谘詢之意。李響道:“李道長說得很有事理,蒙古新的大汗蒙哥即位後,擴大野心必定是有的,並且必然會攻打我大宋,”李響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林夢溪,持續說道:“就在我到臨安之前,便與蒙古馬隊大戰了一場,幸虧有火炮之利,才幸運擊退的蒙古雄師,不過那些蒙古雄師的確是人道耗費,對我大宋子民犯下無數罪過,是以我大宋必必要做好萬全籌辦,或許不久以後蒙古雄師便會再次開戰。”
李響卻不曉得這些,隻事理宗崇尚理學,學說無版圖,是以才聘請各國粹者前來。但是他更不曉得的是,李誌常竟然也與之前書中描述的大為分歧,李誌常的師父長春真人長年居住北方,隱居潛修七年,創全真道龍門派。厥後,被金世宗召見至燕京問乃至道,並主持萬春節醮事,冇過幾年,又被金章宗以惑眾亂民為由,下詔禁罷全真道等教,李誌常的師父長春真人即東歸山東棲霞。